返回首页

银联云闪付帮忙拆“围墙” 支付宝、微信支付互通

证券日报

  支付领域互联互通正在向纵深推进。

  日前,支付宝公布与中国银联推进互联互通的进展:已向银联云闪付开放线上场景,首批覆盖85%淘宝商家;在线下,与银联云闪付在多个城市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份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同时,微信也与近日发布声明称,腾讯微信支付正与银联云闪付在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支付宝、微信支付正在实现“双向奔赴”。

  “近期支付巨头在互通方面动作频频,意味着支付互联时代将至。”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宝、微信向云闪付开放支付场景,意味着巨头生态开始出现来自外部的支付方式,对于打破支付垄断、促进支付市场竞争是进步。”

  支付宝已向云闪付

  开放线上支付场景

  支付宝官方透露,今年8月份,支付宝已完成接入银联云闪付的技术研发,并逐步开放线上支付场景。第一步开放的交易场景是淘宝平台,目前淘宝85%商铺已经支持消费者通过云闪付付款。安装云闪付APP的用户,在淘宝购物提交订单后,即可在支付宝收银台直接选择“云闪付”支付。

  据支付宝方面透露,未来双方将继续探索引入商业银行APP、手机Pay等支付方式,为用户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支付服务。

  此前,淘宝的支付方式除了银行卡外,只有支付宝、余额宝、花呗等阿里体系内的支付方式。接入银联云闪付,无疑是阿里生态开放的重要表现。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表示,目前能够预测的是,云闪付在接入阿里生态内服务后,短期内交易规模和交易笔数都会有一定的增长,但在用户支付习惯已经成熟的前提下,场景掌控程度越深越有话语权。

  另外,在线下方面,支付宝与中国银联在2020年开始基于条码互联互通业务展开密切沟通和探索,并在2020年底完成试点验证后逐步推广。据记者了解,目前包括在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全国多个城市已实现收款码扫码互认,计划明年3月份覆盖全国所有城市。

  同时,支付宝携手银联共同推动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等23家银行和机构的开放合作,支持云闪付APP及各银行、机构APP扫描支付宝收款码的支付功能。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是生态型互联网巨头非常重要的基础业务之一,已经成为各家头部互联网公司的标配。无论是近期在条码支付领域的互联互通,还是目前互联网平台之间支付方式的互联互通,都是支付领域开放的重要进展,利好整体行业发展。

  微信支付与云闪付

  实现线下条码互认互扫

  除了支付宝之外,微信也与近日发布声明称,腾讯微信支付正与银联云闪付在支付、服务两个层面推进更深入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此前,双方共同推进财付通、银联与建行、中行、交行、平安、中信等多家银行的合作,实现了手机银行App扫描微信收款码的支付功能。

  可以看到,从支付宝及微信近期动作判断,双方在正互联互通上努力“奔赴”,却又巧妙地接纳了银联云闪付作为“桥梁”。这让未来支付宝、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充满想象。

  事实上,双方实现互联互通打破支付隔阂不仅是商业底层逻辑的大势所趋,也是监管的要求。监管层早就有意推动支付工具间的互联互通。2019年,央行公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研究制定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标准,统一条码支付编码规则、构建条码支付互联互通技术体系,打通条码支付服务壁垒,实现不同APP和商户条码标识互认互扫。”

  那么,对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最终实现互联互通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于百程认为,今年,反垄断是央行在支付清算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支付的互联互通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障碍和技术难点,改变更多的是在支付后端基础设施中的部分,最终实现互联互通的时间表取决于双方在关键问题的协商及标准的制定”。

  王蓬博表示,实现互联互通从用户感知上来讲,用户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权利。支付宝、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只是时间问题,无论从监管机构的决心还是商业基础设施的运行,互联互通都不可逆转的趋势。

  苏筱芮总结认为:“‘拆围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对C端用户构成利好,但对于此前靠行业优势地位来展业的支付巨头而言,多年积累下来的‘护城河’能否继续吸引与留存客户,未来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对于各方支付机构而言,都需要重新思索充分竞争下如何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与优质的服务来立足市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