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五粮液“十四五”期间将新增12万吨原酒产能

康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6月18日召开的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李曙光表示,白酒行业产能过剩与优质产能供应不足的矛盾并存,名优白酒产量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十四五”期间,五粮液将新增12万吨原酒产能,总产能达到25万吨。同时,增加基酒储存能力,“十四五”期间突破100万吨。

  完善产品体系

  李曙光表示,白酒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但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名优白酒产量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0年,五粮液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产品体系。“五粮液主品牌进一步强化‘1+3’产品体系,以501五粮液为代表的明代窖池系列为价值标杆,以第八代五粮液为代表的核心大单品,以经典五粮液为代表的年份系列酒为战略性高端大单品,以及以国际时尚版五粮液为代表的低度系列和个性化定制、文化产品系列。”李曙光说。

  2020年9月,五粮液推出战略性高端大单品“经典五粮液”,以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进一步丰富高端白酒品类。五粮液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朱忠玉表示:“经典五粮液于去年9月上市,直到今年年初仍处于试销阶段,市场对产品的品质、包装反映良好。公司于5月完成了经典五粮液前期试销工作的全面总结。6月初,完成了经典五粮液的市场布局安排。今年经典五粮液的市场工作重点是打好基础,特别是进行渠道建设和消费者培育,为‘十四五’期间经典五粮液的发展夯实基础。”

  近年来,千元价格带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曾从钦表示:“竞争是正常的市场行为。随着疫情后经济的强劲复苏和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千元价格带产品市场会扩容,且扩容比较快。对于千元价格带产品市场,五粮液有信心。我们有品质、品牌、文化和市场份额等优势,在千元价格带的市场份额会稳中有升。”

  建设重大项目

  面对名优白酒的产能不足,李曙光表示,“十四五”期间,五粮液将新增12万吨原酒产能,总产能达到25万吨。同时,增加基酒储存能力,“十四五”期间突破100万吨。

  “公司正在加快推动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这些项目将补齐五粮液的发展短板,涉及产能、基础设施等方面。”李曙光说,目前五粮液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30万吨陶坛陈酿酒库一期竣工投产,新增8万吨原酒存储能力;在建的成品酒包装及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项目、勾储酒库技改项目、酿酒专用粮工艺仓及磨粉自动化改造项目,均完成主体建筑施工;酒体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厂前区规划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产能建设方面,李曙光称,一方面增加优质产能,增加名酒产量;另一方面,要提升名酒率。“由于工艺原因,目前浓香酒的名酒率只有20%左右,这是分级优选的工艺特征。

  五粮液也是这样,只取中间最好的20%左右优质酒做五粮液。如果名酒率提高1个百分点,五粮液可以每年增加1000吨优质酒供给。”

  要提高名酒率,需要对工艺、装备、菌群等进行创新。李曙光指出:“五粮液要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不是简单地对手工劳动替代,而是对人的模拟。一定要装备适应工艺,而不是工艺适应装备。”

  集中打造系列酒

  对于系列酒,李曙光透露,公司将集中打造五粮春、五粮特曲、五粮醇、尖庄四个全国性战略大单品,特别是五粮春品牌的产品体系、价格体系和渠道体系的重塑。

  五粮液系列酒坚持“做强全国性战略品牌、做大区域性重点品牌、做优总经销品牌”三个聚焦原则,集中力量打造四个全国性大单品,强化产品动销,大力推动品牌升级。

  2020年,公司全面完成了尖庄、五粮醇、五粮特曲等主要品牌的升级上市,并成功实施了上述品牌重点市场打造和终端分级分类建设,重新明确了各品牌发展定位、划清价格跑道,进一步夯实品牌发展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五粮液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邹涛表示,“我们正在着力推动系列酒的价值回归。五粮液的酒都是稀缺的,主品牌是优中选优,系列酒也是优质酒。”邹涛说,“我们将引导商家重点打造核心终端,切实解决系列酒渠道末端拥堵的问题,促进厂商协同,推动动销。同时,协调价值链分配,重点引导商家向下游倾斜利润,增强营销推力。”

  此外,五粮液正在调整内部考核机制,探索符合公司发展实际的组织评价和员工评价体系。李曙光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要打破‘大锅饭’,同时要解决公平问题。激励机制方面,在第一期员工持股基础上,公司将择机推出股权激励和超额奖励等措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