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闻泰科技“巧推”股权激励计划

乔翔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乔翔)8月7日,闻泰科技发布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透底”了公司对未来两年的经营业绩计划。其中,行权条件的营收增长目标分别为过去3年平均营收的8%、15%,净利润增长目标分别为2022年的80%、115%。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营收、净利的基准选取不同,上述股权激励被视为“有些取巧”,但考虑到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过去两年持续低迷,闻泰科技此时敢于抛出未来的增长计划,也是一种自我挑战。

  尽管处于周期底部,但闻泰科技在研发端依然积极布局,构建全球产业链。公司董事长张学政7月底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半导体业务新增了产品线,多招了2000名专业的研发工程师。“公司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在德国、英国都有前端晶圆加工厂,在马来西亚、菲律宾有后端封测工厂,现在我们在东莞和无锡有封装工厂,加上由大股东代建的临港前端晶圆支撑,基本完成海内外两条供应链,把全球供应系统完善起来。”

  周期低迷中定目标

  闻泰科技此次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1264.67万份,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02%。其中,首次授予股票期权1138.2万份,行权价格为38.59元/股,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1903人。

  此次股权激励业绩考核要求显示,在第一个行权期,闻泰科技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80%;以2020-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8%。

  在第二个行权期,闻泰科技需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以2022年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15%;以2020-2022年平均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15%。

  这意味着,在全球消费电子低迷的周期底部,闻泰科技依然决定设置一个较高的增长目标。

  数据显示,闻泰科技2020年至2022年的营收分别为517.07亿元、527.29亿元和580.79亿元;2022年净利润为13.60亿元。

  对比经营数据和行权目标,有投资者提出疑问,认为闻泰科技对股权激励的行权目标设置较为保守。

  “数字上看确实不够激进,但考虑到全球消费电子的现状,闻泰科技还是给自己制定了不小的挑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行业拐点还有多远?

  从行业层面观测,过去两年间,消费电子市场持续萎缩。

  Canalys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五个季度下滑,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下滑12%,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第二季度同比下降11.5%,在此之前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了30%以上。

  一向强劲的中国市场也受到影响。IDC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570万台,同比下降2.1%,降幅明显收窄。上半年出货量约1.3亿台,同比下降7.4%。

  下游需求不景气,上游厂商自然业绩承压。2022年,不少龙头公司已经出现了增收不增利局面。

  万和证券表示,受宏观经济和行业因素影响,目前终端消费电子复苏还比较缓慢,但边际消费倾向正在改善,说明消费电子行业的周期底部拐点或已不远。

  中金公司表示,展望今年下半年,考虑终端及渠道库存有望在三季度前后恢复正常,同时考虑下半年为消费电子旺季叠加去年下半年低基数,预计今年下半年消费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温和复苏。

  在业内人士看来,闻泰科技对营收、净利润分别给出目标,或许不是为一味降低目标,而是在行业周期底部,尽量给出正向的指引。

  目标合理才能激发积极性

  对于此次股权激励,闻泰科技表示,一直以来,公司致力于通过增加正向激励、实施薪酬调节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司中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有效吸引和留住公司优秀人才,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之上,公司通过践行薪酬证券化改革,以激励、保留公司的核心优秀人才,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力资源优势,确保公司长期战略目标实现。

  有咨询人士表示,股权激励的行权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低,管理层及员工可能动力不足,不能给公司赚取更多收益;过高,管理层和员工一旦意识到无法完成,可能“躺平”,更不利于业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7月31日,闻泰科技宣布拟以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2亿元回购股份。7月7日晚,闻泰科技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的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首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835,7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7%,成交的最低价格为47.99元/股,成交的最高价格为48.54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人民币40,319,723.00元(不含交易费用)。”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闻泰科技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表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