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迷你产品首现同类合并 或为小基金处置提供新思路

证券时报

   新基金发行越来越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处置迷你基金成为基金公司必须重视的工作。在清盘、转型等传统方式之外,合并有可能成为处置迷你基金的新方案。

   行业首现迷你货基

   触发合并

   昨日,中信建投基金发布公告,旗下货币市场基金触发基金合并情形,将按照合同约定推进合并事宜。根据该基金合同,若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达不到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将与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合并。截至4月7日,该基金已出现上述情形。

   “如果合并成功,将是基金业迷你基金合并的第一例。”华南一位大型公募投研人士表示,迷你基金的出路有三种:清盘、转型、合并。对比来看,清盘属“下策”,因为清盘后资金就退回去了;基金转型有过先例,但若合同未提前约定,就要召开持有人大会和发起转型申报;而合并可以大概率让资金留在基金公司,是迷你基金最好的出路。而中信建投货币基金2014年7月发布的合同中,已经做出了关于合并的约定。

   上述华南公募投研人士说:“如果在基金合同里已经列明了基金合并的内容,基金合并就有了依据,这样的规定是具有前瞻性的。”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若能够合并,基金公司可以对投研和产品资源做出优化整合,比清盘和转型都要好。

   跨行转托管、处置成本

   或成基金合并难题

   不过,有行业人士表示,基金合并可能涉及托管行、监管以及处置成本问题,能否成功仍受诸多因素影响。

   上述市场部人士表示,基金合并最大的阻力可能在托管行:银行不希望让渡自家托管的产品到别家银行。而且,银行各有各的操作系统,跨行转托管难度比较大。

   一位托管行人士告诉记者,跨行转托管技术上问题不大,系统间不一致也可以处理。但基金托管竞争激烈,托管行不愿自家产品流失,业内之前也没有过此类的操作。

   目前,中信建投基金旗下共有3只货币基金,托管在3家不同的银行,基金要合并面临跨行托管的问题。

   除了托管行以外,基金处置的成本也是基金公司的重要考虑。

   不过,随着迷你基金产品数量的增多,基金合并也可能成为行业青睐的“最优解”,部分人士呼吁将基金合并纳入新基金合同,为未来小微基金常态化提供解决方案。

   中基协数据显示,2015~2019年,排除货币基金,单只基金的平均规模为15.8亿元、13.61亿元、10.83亿元、10.36亿元、12.32亿元,呈逐年降低趋势。

   与此同时,权益类基金的迷你化相当严重。2015~2019年,权益类基金平均管理规模从16.91亿元萎缩至8.55亿元,2018年底更是仅有6.62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具有可统计数据的286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中(份额合并计算),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有287只,占比10%;低于2亿元的基金多达1139只,占比接近40%。

   上述华南大型公募投研人士表示,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新基金发行进入快车道,产品数量快速增长,平均单只基金规模越来越小,未来小微基金可能成为常态。他建议,新基金发行可以将基金合并纳入基金合同,通过小基金与公司同类型基金合并,可能是解决未来小基金扎堆问题较好的出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