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布朗兄弟哈里曼:香港或成亚洲主要跨境基金注册地

曹乘瑜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美国私人银行布朗兄弟哈里曼公司(BBH)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香港正崛起成为一个主要的跨境基金注册地。在其2016年10月的一份对52个基金管理人的调查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受访者认为香港很有可能在2025年之前变成亚洲最主要的跨境基金注册地,战胜竞争对手新加坡。

  调查显示,大中华区在基金管理人的全球策略中扮演重要角色,68%的受访者在他们的全球策略中把大中华区排在很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位置。80%的受访者认为香港有较大的可能性在2025年前成为亚洲主要的跨境基金注册地,50%的受访者认为,香港基金市场的容量会在2025年前翻倍,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调查显示,本地亚洲基金产品将会替代UCITS产品。

  布朗兄弟哈里曼认为,正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香港监管层的支持以及内地与香港两地之间的跨境基金互认制度,促使业内人士预测,香港有望成为下一个全球性的基金注册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自2010年到2016年6月,香港市场的基金数量已经从200只增加到700只。

  63%的受访者认为,两地基金互认制度对香港成为跨境基金主要注册地至关重要。目前香港是跨境基金通往中国的唯一门户,不过,也有受访者表示,香港的“独家地位”可能在5年内被打破——新加坡、欧盟、英国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基金互认的门户。布朗兄弟哈里曼认为,欧盟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基金互认本质上是一项双边协议。如果为了欧盟资金进入中国内地,欧盟需要允许中国内地的基金出售到欧盟,这一点难度较大。而英国与中国建立基金互认的可能性大一些,近期提出的沪伦通力证双方都希望能有更紧密合作。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