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借道公募基金布局港股投资

中植基金 李洋 刘俊锋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经历了2021年近一年的下跌后,港股在2022年的进一步弱势超出多数人预期。造成此前港股下跌局面的因素是多重的,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周期性因素,可归纳为“三重压力”:地缘局势影响风险偏好;经济环境影响企业盈利;美联储紧缩政策影响融资成本和流动性。而2022年10月底以来,港股之所以能快速反弹恰是因为上述因素都出现边际缓解。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港股最困难的时期已经逐步过去,港股仍具备配置价值。

  此前港股市场投资者情绪、估值与交易等多重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历史极端水平。情绪指标中,去年10月曾连续出现接近乃至低于40%的换手率、超21%的日均卖空占比,以及超卖程度均已达到历史上的极致水平。估值层面,恒生指数7.2倍的动态PE及73.8%的AH溢价率仅次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水平。盈利层面,本轮下跌周期内,恒生指数EPS下调幅度超过17%,也仅次于2008年。针对历史级别的低估值,上市公司也积极开展回购,9月单月,港股就有超过1200次的回购,规模逾180亿港元。

  预计2023年海外市场将处于经济景气度高点回落、经济实质性衰退风险增加,同时通胀压力缓解,流动性从不断收紧到边际放松的过渡阶段。而国内将处于输入性通胀压力可控,同时流动性宽松,经济内生动能逐步修复的阶段。在这种内外宏观状态下,有利于风险资产的表现。在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增大,而国内经济有向上修复动能的背景下,包括港股在内的中国权益类资产具有更大的确定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直接投资港股入金问题很难解决,通过港股通投资也有着准入门槛的限制,即使满足这些条件,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个股可能面临波动更加剧烈、信息不对称以及一些制度不相同的风险,而专业机构在配置组合、选股能力、综合考量内外部风险等方面都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公募基金经过过去多年长足发展,在港股市场上积累众多的投资经验,可以给普通投资者相对成熟的选择,所以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借道公募基金参与港股市场更为稳妥。通过公募基金布局港股主要有三种途径:港股指数基金;主要布局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以及高比例投资港股的沪港深主题基金。

  港股指数基金是最纯正的港股布局工具,这类基金的特点是高弹性、高波动性,也是常说的抄底利器,它们在市场反弹阶段往往处于领涨位置。港股指数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成长风格指数,如恒生科技、HKC互联网等指数,往往在反弹中扮演“领头羊”角色;一类是价值风格指数,如港股通高股息、恒生中国企业等指数。主投港股的QDII基金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动型,主要跟踪指数;一类是主动管理型,这类基金依靠基金经理的配置,每期各市场配置比例有一定变动。主投港股的QDII指数基金跟踪指数的成分股不仅有港股,还有一定比例的美股,或其他市场上市的企业。沪港深主题基金是通过沪深港通投资港股市场的基金,虽然在投资范围上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沪深港通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基本面优秀、具有投资价值的港交所上市公司。

  对于希望聚焦港股市场且对于流动性和交易成本有一定要求的投资者,建议选择港股指数基金;对于除基准涨跌幅外还希望获得一定超额收益的投资者,建议选择主要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或者高港股仓位的主动选股基金;若投资者仅仅将港股作为配置的一部分,或希望在获取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能适当兼顾港股投资机会,则可以考虑区域平衡类沪港深基金。

  基于港股流动性较差、波动大等特征,建议计划投资主动管理型港股基金的投资者重点关注基金经理自下而上的选股能力。除了考察基金经理过往履历,选择具有较深港股研究背景的基金经理外,也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进行考察。可以选取基金经理过去三年的持仓情况,用持仓个股权重减掉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成分股的权重后,再乘以该个股的区间收益,从而大致估算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

  综上,中植基金认为当下港股基金仍然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高仓位港股基金由于自身相对纯粹的港股配置,使其具有较好的工具属性,比较适合对于港股投资机会有着明确个人判断,希望利用港股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的投资者。如果以纯粹获取港股收益为目标,可以关注成分股中港股占比高,估值水平较低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对于想获得一定超额收益的投资者,可通过优选高仓位港股基金进行布局,从而更好地参与港股市场的投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