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重燃热情 中小企业竞相拥抱新三板

上海证券报

  今年以来,随着新三板市场不断升温,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对于挂牌新三板重燃热情,甚至出现准备摘牌者撤回申请、已摘牌者重新挂牌回归的情况。

  “前5个月,我们承接的新三板挂牌项目已超去年全年。”近期,一位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其业务部门的人员数量、资金、项目储备也出现大幅增长。

  挂牌项目大增

  孙剑屾是开源证券新三板业务负责人,他和他带领的北交所和新三板团队今年明显感受到,中小企业对于挂牌新三板热情渐增。

  去年9月宣布设立北交所后,开源证券新三板及北交所业务的客户咨询量明显上升,有不少企业主动询问登陆北交所的路径及条件,还有企业直接打电话询问如何挂牌新三板。

  “前两年,都是我们追着中小企业问想不想挂牌新三板。”孙剑屾告诉记者。目前,开源证券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人员已超200人。

  据悉,随着新三板挂牌业务热度上升,一些在相关业务上有优势的团队已是接项目接到手软。从数量上看,今年1至5月的挂牌企业由24家券商推荐,去年同期为16家,同比增长50%。一些往年对新三板挂牌业务涉足不多的券商,今年也开始主动进军新三板挂牌业务。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最近,连“三中一华”等大投行也推了不少挂牌新三板的好项目。

  国信证券在过去3年未涉足新三板挂牌业务,今年已推荐1家公司挂牌新三板。再如民生证券,过去3年鲜少涉足新三板挂牌业务,2019年、2020年和2021年推荐挂牌新三板企业数量分别为0家、1家和1家,今年5月单月新增挂牌企业在审数量为6家,今年前5月累计在审挂牌企业数量为12家。

  企业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的速度明显加快。从挂牌企业数量看,1至5月新三板挂牌48家企业,去年同期则为37家,同比增长近30%。

  抱着未来登陆更高层次资本市场平台的想法,有不少创新型中小企业选择挂牌新三板,品瑶股份是个典型案例。品瑶股份于6月1日挂牌新三板并进入基础层,是一家专业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塑料收纳箱及家居用品的企业。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拓展、销售额提升,以及品牌影响力扩大,公司实际控制人、总经理黄一对规范经营的认识愈发深刻。他认为,登陆资本市场也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从去年4月开始,黄一就有了挂牌新三板的想法。

  黄一表示:“选择挂牌新三板,是因为公司近几年的净利润都在2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离登陆创业板尚有差距。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挂牌新三板,提升企业合规性,把基础打实,再争取登陆创业板。”去年9月,在品瑶股份申报新三板的过程中,黄一得知宣布设立北交所的消息,就立马调整了公司的整体战略,力争登陆北交所。

  今年以来,在申报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选择二次挂牌的企业也成为一股重要力量。据统计,今年以来,有52家公司挂牌新三板,其中有13家为二次挂牌,占比25%。 据悉,当初,因新三板的转板渠道尚未完全打通,这些公司选择摘牌后重新IPO。如今,北交所的设立及转板渠道的打通,让这些公司看到了IPO的希望,二次挂牌当然是顺理成章。

  接下来,企业对挂牌新三板的热情能否延续?孙剑屾表示,随着北交所和新三板持续稳步发展,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及质量会继续上升。

  【记者观察】

  这波挂牌热潮并非偶然

  新三板的热度又起来了。最直接的表现是,不少中小企业开始主动询问如何挂牌新三板。一些券商的新三板业务部门也一改前两年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部门开始扩充人手,加班越来越多。

  上一波挂牌热潮,要追溯到新三板向全国扩容后的3年,即2014年至2016年。仅2014年一年时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就从300余家增至1572家;2015年,5129家企业敲开了股转系统的大门;2016年底,新三板挂牌数量突破1万大关。

  但是,当市场制度建设的步伐跟不上企业扩容的节奏时,新三板经历了流动性枯竭、融资功能萎缩、定价功能失灵、上升通道不畅等问题堆积的低谷时期。企业在这个市场遇到的,是融不到资金、交易不畅、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背离、转板通道未打通等困难,不少企业选择摘牌离开。

  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吹响了改革的冲锋号。精选层在这一年诞生,伴随着投资者门槛降低、鼓励公募基金等投资者入场等改革措施,新三板的流动性困境和融资难题得以化解。随后,转板制度的落地,打通了新三板企业前往更高层次资本市场平台的通路。

  让中小企业对新三板进一步重燃热情的,是北交所的诞生。通过首批81家北交所公司可见,北交所就是为在技术、产品、模式及服务等方面具备创新“基因”的中小企业设立的,从新三板转到北交所上市的企业,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提供贷款支持。

  尽管北交所和新三板在制度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已初见成效。于是,一些原本准备离席的公司迅速撤回了摘牌申请,部分已经摘牌的公司重新开启了挂牌进程,更多中小企业对挂牌新三板兴趣十足。因此,新三板开始再次吸纳“新鲜血液”并非偶然,而是改革初见成效后的“水到渠成”。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