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加快绿色金融发展

彭扬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绿色发展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新动力。”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上表示,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上海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抓住绿色能源“牛鼻子”

  在易纲看来,实现“30·60”目标的任务很多、内涵丰富,集中到一点就是减少碳排放,其中难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的负外部性;二是逐步降低绿色溢价。

  就逐步降低绿色溢价来看,易纲表示,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当前,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下降很快,但总的来看,绿色能源的成本还是比传统化石能源高(因为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的碳排放成本),高出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降低绿色溢价,一个渠道是提高排碳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的支出成本;另一个渠道是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

  “我国和各国经验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助力解决上述两个难点,为信息披露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激励机制。”易纲称。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近年来,人民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取得了积极成效。易纲介绍,中央作出“30·60”部署后,人民银行坚决把绿色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包括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对于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易纲表示,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

  2021年,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的发展。“截至2023年4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近4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易纲说。

  易纲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

  此外,易纲表示,近年来,上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目标,率先推出多个绿色金融产品,充分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未来可以在绿色金融领域发挥更大先导作用。“人民银行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上海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