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如何看清金融现象与发展脉络

邓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金钱永不眠Ⅱ》
作者:香帅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初读《金钱永不眠:资本世界的暗流涌动和金融逻辑》这本流传甚广的通俗金融学著作,笔者就被其中活泼而充满趣味的词藻、故事和人物所吸引,深读其中的各种历史典故,更感叹作者对原本复杂高深的金融学知识“拆解”的独特风格,本书第一辑出版已有五年有余的时间,第二辑的出版酝酿颇久。《金钱永不眠Ⅱ:那些博弈、兴衰与变迁》承续了第一辑的风格,并加入了五年来国内外金融发展的重要事件,贯穿了作者对宏大时代变迁背后的金融现象与金融事件的跟踪研究。

  作者在开篇概述了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发展演变历程,这些享誉全球的投资银行如摩根、高盛等在全球化与金融市场一体化浪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这些投资银行历史起源可以窥见和理解现代金融资本市场的演绎逻辑。在投资银行起源和起步发展的背后是国家大规模建设、市场扩大和企业并购扩张的必然结果。如书中所描述的,早期投资银行家通过承销有价证券聚集投资者的财富,为实业家的交通运输建设,如开凿运河和修建铁路等提供项目融资,促使美国较快完成了基础设施和早期工业化,并成长为经济强国,投资银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其后,投资银行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摩根推出的股份制与股权等在铁路建设项目上率先应用,一系列公司并购重组出现,美国钢铁公司等巨无霸企业就是投资银行进化的产物,资本对实体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投资银行家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也在持续增强。在1929年金融危机后,华尔街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标志着现代投资银行的出现,投资银行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变。

  但是作者也在本书中提到了投资银行的创新有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投资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将二战后美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向高潮,社会财富急速累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成为金融资本市场主导,各类风险组合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使得金融市场发展异常繁荣;另一方面,这些为了获得竞争以及因金融自由化而出现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等大行其道,投行文化、放松金融监管、全能银行以及次贷泡沫等出现,在环环相扣的金融创新中资本游戏和风险也在集聚,最终演变为投资银行自身的投资并购热潮,并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出更大的杀伤力。时代在变化,投资银行的变迁也不可避免。反观中国金融发展,从早期的股份制改革出发,股份制、城镇集体企业、股票交易所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相继推出,不断探索国情特色的本土化金融改革路径。

  讨论金融问题自然离不开货币,作者指出,“货币”是经济金融学教科书里最被低估的词汇。在诸多经济金融和社会现象中都会发现货币的身影,当然书中的货币也并非货币本身,而是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货币变迁背后以及货币政策、货币金融发展等一系列现象的概况。

  回顾美元与黄金脱钩的历史也可以发现“货币”本身的重要性。美元与黄金的脱钩预示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美元供应与黄金实物的不匹配使得“特里芬难题”出现,在无法调和的情况下美元被迫与黄金脱钩,也标志着货币的金属时代向信用货币时代转变。信用就成为了事实上的“货币”,并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国际贸易融合中实现了更高阶的发展。如本书所论述的信用形态带的两大社会变化,即财富创造摆脱自然资源的约束、信用货币让人类社会具有“合作博弈”的可能性。信用形态的变化,改变了经济增长模式和商业模式。企业金融化和过度金融化倾向的出现使得金融“脱实向虚”现象大量出现,隐藏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也看到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凸显,信贷的非市场化趋势导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被削弱。促进金融回归实体经济变得更为紧迫。

  在这些年的金融创新演变中,科技元素也在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包括电子支付、区块链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得到了快速发展。本书就科技时代的金融、平台经济模式以及数字化等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见解。在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创新变化中,回归金融本质的思考仍具有现实意义。本书特别提出,金融的本质应是突破人类社会面临的约束条件,帮助人们在不确定性的未来中追求更大程度的自由。反思华尔街金融创新和极度发展的教训,金融偏离普通大众经济和生活,使得财富向少数群体集聚,由此产生的不平等和不公平现象更加折射了金融均衡发展的重要性。技术赋能金融发展,数字化等使得金融知识得以普及,金融服务更广泛地覆盖到偏远地区。同时,伴随着金融科技发展,互联网平台金融、数据安全等风险挑战也在增加。本书从第一代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以及小组贷款模式等案例出发,就未来的金融发展提出了技术能否重构普惠金融等诸多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