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国碳市场开市鸣锣在即 资本市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大有可为

林倩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5月28日,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泰君安”)联合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在上海召开“绿色金融 低碳未来”主题论坛。在业内人士看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将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国碳市场开市鸣锣在即,证券公司应更好更快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国泰君安发布了《国泰君安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行动方案》。国泰君安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青表示,资本市场助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大有可为,国泰君安将在打造行业领先的绿色现代投资银行中展现责任担当。

  服务空间和潜力巨大

  “作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资本市场对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贺青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权已成为一类重要的生产要素,碳市场将成为与权益、固定收益、商品和外汇同等重要的要素市场。

  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全球已有31项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在运行或计划实施,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在驱动市场和价格发现方面的优势将被充分挖掘,可从交易机制设计、做市和流动性提供、衍生产品开发运用、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全面支持我国绿色金融和碳市场建设。

  目前A股市场上的新能源、节能环保概念上市公司多达343家;绿色概念债券1161只,其中公司债超过240只;今年我国迎来碳中和债发行热潮,已发行的碳中和债券超过80只,发行金额接近1000亿元。此外,央行预测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年-2060年需每年投入约3.9万亿元。资本市场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空间和潜力十分巨大。

  加快碳金融创新步伐

  近年来,上海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业务创新等领域率先探索,已经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多渠道的绿色产融结合和产业转型的市场平台体系。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强调,下一步将依托上海成熟的绿色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金融化探索,进一步增强市场价格发现能力。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基础,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发展碳金融,推进碳配额回购、碳信托集合计划和碳基金、标准化碳质押业务、全国碳配额指数等碳金融创新,尽快推出碳掉期、碳远期等衍生品交易,适时发布全国碳市场价格指数,推进形成多层次碳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推动碳交易主管部门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将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定价中心。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已走在国际前列。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董勤在论坛上透露,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规模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今年一季度,国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618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一半。

  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国泰君安是行业内首批取得碳金融业务资质的证券公司,也是最早参与上海碳市场试点建设的头部券商。贺青指出,国泰君安坚决贯彻国家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证券全牌照优势,不断提升绿色低碳金融服务能级。公司是行业内首批获得碳金融业务开展资格、首家加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协会的券商,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碳中和绿色科技创新债券、全国首单融资租赁类碳中和ABS产品;2016年至今已创设和引入托管绿色低碳金融产品超过50只,累计完成境内外绿色股债融资规模逾2700亿元。

  董勤认为,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目标实现和转型中把握业务的新机遇。一是要主动为绿色低碳产业注入新动力,二是要积极助力碳金融领域的弯道超车,三是要大力促进绿色产品多样化发展。

  为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思想、融入组织、落于行动,国泰君安制定了《国泰君安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行动方案》,以“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路径构想为指引,全面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提高绿色低碳金融服务能级,力争尽早实现公司自身“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证券行业、金融国资绿色减排的“排头兵”和“领头羊”,成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公民示范,为服务上海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以及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