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棉系衍生品成实体经营“好帮手”

马爽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马爽)9月23日,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当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棉集团”)联合举办,中信期货、永安期货协办的“2021涉棉企业产融结合风险管理峰会”在杭州举办。会上,与会专家就目前棉花市场运行格局、前沿发展趋势以及期现融合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多家企业人士表示,涉棉衍生品工具的运用,改变了行业上下游定价模式、贸易生态,期货工具的运用,有助于稳定价格和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稳健经营的重要帮手。

用市场化手段做好棉花市场保供稳价

近两年,面对疫情的反复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今年以来,受输入性通胀和疫情冲击因素影响,棉花纺织品价格波动加大,企业面临巨大考验。在此背景下,郑商所凭借多年来构建的包括棉花、棉纱、PTA、短纤期货及部分期权工具在内的纺织衍生品板块,为实体企业稳健经营保驾护航。国内涉棉企业经受住了考验,有效地保障了纺织品原料的全球供应,带动了棉花消费的增长。

  中棉集团是棉花行业首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棉花经营企业之一。中棉集团总裁何锡玉在大会致辞中表示,2021棉花年度,国内棉花消费量为81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9%。究其原因,首先是得益于国家有关部门增发进口棉配额,及时加大储备棉投放等宏观调控措施;其次是郑商所棉花期货市场有效发挥了发现价格、规避风险、服务实体企业的作用,让国内多家涉棉企业通过套期保值等方式规避了价格波动风险,稳定了经济利益,并实现了经济效益。

    “今年,中棉集团通过自有、控股、合作等不同方式掌控了150多条棉花生产线,计划国产棉和进口棉的经营规模达260万吨。9月9日,郑商所与中棉集团合作,在场外综合业务平台试点设立中华棉购销专区,为进一步探索新年度创新业务模式、扩展产融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何锡玉表示,未来中棉集团将继续加强与郑商所合作,奋力探索棉花产业发展和产融结合的新趋势,积极探索发展与创新,推动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郑商所先后上市了棉纱期货和棉花期权,推出了场外仓单交割业务,形成场内场外相呼应、期货期权共发展的新格局。中华棉购销专区的成立,是郑商所和中棉集团共同落实国家保供稳价精神的举措,双方将携手探索如何运用市场化手段长期做好棉花的保供稳价工作。

  涉棉期货运行质量的提升,是郑商所近年来服务实体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动作。郑商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商所在品种建设、产业服务和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持续努力。今年1月—8月,棉花期货日均成交量达47万手,同比增长4.8%,日均持仓量达到600万手,同比增长17.1%,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达到0.95,表明期货价格能够准确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变化。此外,国内90%以上的大型涉棉企业均参与了棉花期货交易,这也说明期现货融合程度持续深入。自2017年来,郑商所在棉花基准交割地新疆设置的交割库已增至9家,在新疆累计交割棉花注册仓单超150万吨,每年约有40%的新疆棉通过期货市场实现了销售。服务产业的同时,郑商所不忘产业培育,近三年来,郑商所各类涉及棉花的培训达到了七百余场,共有十几万人次参与了培训。

期现深度融合改造产业链生态

“自2014年起,我们开始运用期货对冲,到目前整个现货市场物流服务、履约保证、融资服务都已匹配,期现结合开始流行。”中棉集团副总裁兼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王冰楠表示,从对冲套利角度,市场形成了现货对冲现货、现货对冲期货、期货对冲期货、期货对冲现货,整个期现货之间互相套利、互相对冲风险的体系。中棉集团平台上的棉花交易都采取期现结合模式。并且通过郑商所开设的中华棉购销专区,所有的现货运营由中棉集团来完成,使用郑商所的棉花期货价格定价,定价机制主要有现货竞价、基差定价两部分。

“现在,我们开始关注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的互换业务,中棉集团在与外商进行业务合作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他们有这种业务需求。预计未来整个期现结合市场将会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王冰楠说,通过期现的打通,可以形成市场的自动均衡,稳定价格。“但稳定价格不等于限定价格,它起到通畅上下游的作用。”

棉花市场基差模式得到普遍推广以后,随着大量主体参与,基差波动趋平,机会变小,基差波动盈利难度在加大。对此,常州科腾纺织品有限公司期货部经理谢冠男在参加由中信期货承办的“期现结合多元化贸易模式与风险管理专场”分论坛上介绍,可采取升贴水的动态设置、选择不同的工具及模式来应对;对于政策风险,可聚焦国内外品种结构供需平衡分析、配额以及储备政策及执行节奏分析、历史抛储基差、配额价值波动区间分析;对于宏观风险,应对方式为风险点分析明确、风控工具和模式优选配置;对于工具风险,则需综合考虑行情定位、未来演变判断、购销计划、头寸分配、资金分配、入场时机等要素,综上分析后再匹配工具和模式。

  从涉棉衍生品的前沿应用看,含权贸易是期现业务的创新模式。含权贸易将场外期权以贸易条款的方式体现,将现金结算转变为现货结算,实现了企业在不改变原本贸易流程的情况下参与衍生品,避免企业直接参与场外期权时对条款感到陌生。永安资本场外期权投研策略部经理胡斯卉在由永安期货承办的分论坛“棉花供应链综合业务创新与实践专场”上表示,该模式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企业通过支付一定成本买入期权,锁定市场价格反向走势时的亏损风险;二是企业通过卖出期权,降低在震荡行情下的贸易成本;三是通过结构组合实现最低支出下盈亏比最合适的现货定价方式。

从产业链参与情况看,据了解,目前棉花期货法人持仓占比已经超过了70%。

“大概1200多家涉棉企业持续地在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目前,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达到了99%,能够非常精准、高效地反映现货市场供需形势和市场价格预期。棉花期权在2019年1月上市之后,运行稳健,目前日均持仓保持在13万手。”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出来一些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大型涉棉企业依托自身资金实力、现货资源、管理团队等优势直接参与期货市场,按照‘边收购边比例套保,边套保边调整敞口,边基差点价销售,边基差点价采购’的经营策略,实现‘盈利有预期,规模有增长,风险有控制’。中小涉棉企业通过仓单质押融资方式获得籽棉收购资金,并委托大型贸易商、风险管理公司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利润、规避风险,再以基差贸易、含权交易等多种依托棉花期货、期权衍生的贸易模式销售棉花。”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场外业务平台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去年郑商所场外平台仓 单交易量超过100多万吨,成交额达140多亿元,其中棉花品种发展尤为不错。

据了解,为提升对企业的服务,郑商所持续优化品种设计,近两年不仅对棉花规格做出调整,增加了含杂率要求,还对棉纱规则进行了修改,以扩大交割范围,加速仓单流通、降低交割成本,让更多的棉企得到更好的服务。

与棉花产业共承担、共成长

会上,专家们还就目前棉花产业运行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出现的最新变化进行了交流。

中国棉花协会棉花贸易分会秘书长梅咏介绍了目前棉花市场的运行逻辑,她从宏观角度分析,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迅猛上涨,体现出四个特征:一是高景气度;二是非常态化;三是结构分化;四是高度的预期。预计随着时间推移,疫情缓解、经济复苏,高景气度将弱化,非常态化会回归常态。“从棉花产业链看,去年最景气的是棉花生产端、加工端,紧接着是棉纱,但一直传导不到终端,这种分化不可能长期存在。”梅咏表示,从需求端,棉花市场近期出现了一些变化,例如纱厂和织厂库存回升迹象,说明市场消化的能力实际上在逐步弱化。

从行业看,“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国际品牌商对于棉花的采购政策也在发生着变化,主要体现为三个趋势和特点:一是可持续的理念,回收棉、有机棉等具有可持续利用特点的棉花采购增加;二是要获得相关的可持续认证,比如GRS、GOTS、OCS等;三是确保产品在供应链环节的可追溯性。”中国棉花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赵婧介绍。此背景下,为了提升棉花可持续种植水平及利益相关方的持续盈利能力,中国棉花协会联合四家行业协会发起“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CCSD)。

赵婧进一步介绍,CCSD认证程序可以实现将具有可持续理念的棉花和其他棉花区分开来,项目将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个阶段是核心标准和认证制度的制定、成员发展以及可追溯信息平台的建设,成员包括品牌商、供应链企业,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的大部分内容。第二个阶段是在扩大成员数量的基础上,拓展应用场景和认证产品目录,完善标准和认证规定,并且推进与国际相关体系的互认。第三个阶段是初步培育具有可持续、品牌消费意识的消费者群体,认证能够覆盖主要棉花消费领域和产品类别,提升企业可持续管理水平,提升行业的整体社会责任感,认证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目前我们的生产标准已经制定完毕,并且已经进入标准测试阶段,同时出炉了监管标准征求意见稿,正在进入企业意见征求阶段。”她称。

市场风云变幻,行业理念更新,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的初心不变。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郑商所将持续完善服务模式,做好场内场外的建设,争取为产业客户管理风险、稳健经营提供更多便利。一是继续提升棉花期货功能作用,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强银企互通,推保仓单质押融资业务,联合农发行继续优化“保值贷”业务,拓宽涉棉企业的融资渠道。二是探索对外开放,增强国际影响力。多年来,郑商所一直在研究棉花期货的国际化路径,希望能够以更加高效、强大、开放的涉棉期货体系,提升我国棉花行业在国际的竞争力。三是要优化制度措施,强化市场发展基础。持续优化新疆棉花期货交割仓库布局,完善棉纱期货的规则和制度,提升综合业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打造多层次的棉纺期货衍生品体系,与广大棉纺企业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中国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