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也谈供求、估值、预期

金学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海德堡测不准原理,它是1927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海德堡大学的一次实验后提出的。这一原理认为,客观实体没有一个绝对确定的物理值,而我们观测量子运动的仪器所发射的光子,本身就会影响量子的运动。因此,我们对量子位置的测量越准确,对其动量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对其动量的测量越准确,对其位置的测量就越不准确。

  相对股市来说,同样的客观存在,在不同人眼里,因方法、角度、立场、信仰、知识结构、经验等不同,得出的判断也会大相径庭。比如,当成交极度低迷时,趋势投资者会认为没有机会,因为成交量是股市的元气。价值投资者会认为是买进股票的最好时机,因为量越大,股价水分越多,在成交量极度低迷时买进,等于是买干货。

  即使从同一视角出发,相同的客观存在也会让我们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以成交量来说,当大盘成交量创出一轮调整的“地量”后,有人会从技术角度得出底部已现的结论,因为地量=地价。而以我的经验和理论看,真正重大且可靠的底部都出现在“成交量在极度低迷状态下的底背离”之后。这一观点我从1993年提出到现在,几乎涵盖了一切重大底部。

  为什么这一判断标准比“地量等于地价”能更准确地把握重大底部?原因很简单,“地量等于地价”只是从一个层面——持股者层面考虑问题。而“成交量在极度低迷状态下的底背离”则考虑了两个层次:成交量的极度低迷意味着持股者的卖出意愿已经淡薄;底背离意味着买进的力量开始增大。这样的考虑更能代表市场的本质。因为本质上,任何一轮趋势都是持股者与持币者“合谋”结果。只有当持股者只愿以更高价卖出,持币者也愿以更高价买进时,一个好的上涨趋势才会出现。而地量的出现只代表持股者的卖出意愿已低到了极点,股价上涨具备了部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另一部分则要由持币者来提供,那就是重大的底部必定是在量价背离后产生的原因。

  可能性与必要性,是我们判断大势、把握大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也是构成事物必然性的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持股者不愿在低价卖出,提供的是股价上涨的必要性;那么,持币者愿以较高的价格买进,则提供了股价上涨的可能性。从这角度去考虑,我们对大势的把握才能更进一步。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就可以知道,当初2638点这个底就是产生于成交量的最低点。股市,有很多本质性的东西是不可违背的。而构成股市本质的,都不是复杂的东西,而是一些简单的原理。

  这么多年来,我们专业投资机构、很多专业人士之所以对大势与大局的把握屡屡出错,依我看,更大的原因不在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专业知识不够,而在他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缺乏哲学高度,对何为必然性缺乏了解,对一些最朴素的原理重视不够。

  在估值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价值、预期、供求是决定股价走势的三个基本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是供求。预期在一定供求状态下对价格的波动起中期或短期调节作用,而估值则是三个变量的产物,即供求、预期、公司质性及盈利状况。因此,估值说起来很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要素,但实际上,它的落差很大,大到在一定的限度内,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可参考的量化指标。

  比如说,沪深股市过去20多年里,大盘平均市盈率峰谷落差达7倍之巨。美股虽然波动小一点,但也有3-4倍。

  峰谷间的落差如此之大,底部与底部呢?同样有1倍左右的差距。最高的近18倍,最低则不到10倍。

  总体上,估值、供求、预期三个因素中,预期是最虚无缥缈的,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预期和供求起到制约和引导作用。

  比如牛市中,在一定的供求条件和预期作用下,市场会越涨越高,而越是上涨,市场的预期越乐观,引导资金越来越多地进入股市。但当市场的平均估值到达一定高度后,就会出现反转。这时,一方面,因为估值已高,股价上涨对资金的依赖性越大;另一方面,因为估值已高,愿意加入的资金反而大幅减少。

  在熊市中则相反,股价越低,市场的预期越悲观,愿意进场交易的越少。但当估值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反转。这时,一方面,因为估值已低,股价上涨对资金的依赖性也已很低,另一方面,愿意进场交易的资金反而大幅增加。

  笔者认为,目前市场宏观的供求关系当然很不乐观,但要说十分的紧张好像也不至于,最明显的是,国债回购利率一直保持在2.5%左右水平上,说明有相当多的存量资金采取了和我们相同的策略,账户上有钱,但不交易,也不离场,而是通过做国债回购方式,留在市场上,以备不时之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估值,因为截至本周,沪综指的平均市盈率还有13.5倍左右,两市的平均估值尚不具备足够吸引力,尚不能覆盖市场对宏观经济态势的悲观预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