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利率牛市收场需待政策发力 关注财政政策动向

中国证券报·中证

  编者按:从各方分析来看,当前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对债市依然友好,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仍存,但也不是没有隐忧。一些机构提示,关注未来财政政策的变化。机构认为,如果下半年财政支出增速加快,并加大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力度,那么将有助于企业存款回升,对M2形成一定的托底,财政支出也将提供一定的实体利润来源,缓解去杠杆的冲击。因此,财政政策的动向,反倒开始引起债市投资者的关注。近期收益率在创出今年新低之后,下行放缓、波动加大,一定程度上也与市场对财政政策预期变化有关。

  利率牛市收场需待财政政策发力

  6月份主要经济金融数据相继披露,货币宽松与信用紧缩并存,经济增长承压,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下行趋势被继续看好。16日,长债收益率刷新阶段低点、期债创反弹新高。

  机构提示,紧信用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进而倒逼货币放松的逻辑依然成立,同时,信用紧缩加大了违约风险暴露几率,债市牛、熊并存,空前分化。未来需关注政策重心变化,虽然宽信用面临障碍,但若财政政策发力,利率下行逻辑可能面临挑战。

  数据出炉 债市升势重启

  7月以来,债市投资者重新将目光投向基本面,债券期、现货价格在月初创下阶段新高之后,一度陷入回调。

  率先公布的是物价数据。6月CPI同比上涨1.9%,预期1.9%,前值1.8%;6月PPI同比上涨4.7%,涨幅较前值扩大0.6个百分点,且略高于预期的4.5%。在经济、货币扩张放缓制约下,机构普遍认为,通胀水平难以明显走高。

  外贸数据随后登场。按美元计,6月我国出口同比增加11.3%,高于市场预期的9.5%;6月进口同比增加14.1%,低于预期的21.3%,前值为26%。分析认为,进口数据一定程度上仍反映了需求的弱势,目前机构对未来出口和贸易顺差的预期较为谨慎。

  备受债市投资者关注的金融数据于13日发布。此前,市场担忧6月以信贷为代表的融资数据可能回暖,进而影响后续经济运行势头。这也是本月初长期利率债收益率在创下阶段新低之后出现反弹的一项重要原因。

  正如市场预期的那样,6月信贷数据大幅放量,达1.84万亿元,创5个月新高。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6月份货币供应和社会融资增速双双再创新低。6月末,M2同比增速进一步降至8%,创历史新低;当月新增社会融资1.18万亿元,虽高于前值水平,但仍低于预期,6月末社会融资余额为183.2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9.8%,再创新低。数据表明,表外回表趋势下,信贷放松难以完全对冲表外融资缩水,社会整体信用供给仍在收缩。

  信用收缩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也得到验证。16日公布的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较上个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并创一年半新低,但符合市场预期;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明显低于预期值6.5%和前值6.8%;1-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6.0%,较前值6.1%继续回落,其中地产投资保持韧性,也是整体投资增速的主要支撑点,但增速已较上月下滑0.5个百分点;6月社零消费同比增长9%,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但汽车消费仍构成拖累。

  机构点评称,严监管和去杠杆的背景下,信用收缩对经济的反作用加速显现。在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同时,若内部财政金融政策不及时调整,下半年经济运行将继续承压。最终,数据的落地并未成为上涨的阻碍,反而充当再度上涨的催化剂。

  上周以来,债市已重启升势。7月16日,代表性的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一度跌至4.16%,再创本轮行情新低;中金所10年期国债期货亦于盘中创下本轮反弹新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