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吕家进:六方面入手构建普惠金融体系

叶松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首届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于5月10日至12日举行,主题为"改革:发展新征程"。5月1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在演讲中指出,建立普惠金融政策体系需要理性认识,全面的研究,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第一是坚持普惠服务的原则。第二是坚持社会责任的原则。第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四是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  

  吕家进说,构建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需要立足于四个转变:一是从金融机构的建设向金融功能建设转变。二是从城市金融思维向农村金融思维的转变。三是从商业化的改革模式向多维度的改革模式转变,构建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必须结合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互助金融的协作作用。四是从片面衡量指标从综合衡量指标转变,一个好的普惠金融体系能实现服务范围的广覆盖,自身商业可持续,社会福利最大化。  

  吕家进补充说,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创新普惠金融的组织体系,解决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二是丰富普惠金融的产品体系,需要创新金融的模式和扩大信贷担保范围,构筑小额信用贷款、抵押担保贷款、低保机构等普惠产品体系。三是要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要加强信贷、产业、财税、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四是要健全普惠金融市场体系。五是拓宽普惠金融的渠道体系,发展覆盖金融离不开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效率高的优势,与发展普惠金融进行配合,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社会各阶层提供良好的服务。六是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需要围绕城乡居民、小微企业开展信用等级的评价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持教育的普及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下为吕家进演讲全文:

  吕家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这为金融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论坛的主题是《金融政策的展望》,我想借此机会围绕普惠金融政策的制定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建立普惠金融政策体系需要理性认识,全面的研究,坚持好以下四个原则:

  第一是坚持普惠服务的原则。

  诺贝尔和平奖的得主,孟加拉的乡村银行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说过,每个人都享有获得信贷的权利。同时,我也认为普惠不等于恩惠。和政府的扶贫,社会的慈善是不同的,普惠金融既非计划手段,也非平均主义,而是要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商业化的手段让更多的人以合理的价格和便捷的途径获得各种的金融服务。

  第二是坚持社会责任的原则。

  传统观点认为普惠金融成本高、成本大,处于体制理性、成本偏好等原因,大银行总是倾向于为高收入群体提供服务,而将普惠金融留给小银行来做。我认为普惠金融并非是小银行的专利,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以及信贷技术的发展,大银行更能发挥小银行所不具有的资金的优势,包括规模的优势,以及经济范围这样一些优势。在履行国家的服务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普惠金融在强调包容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商业的可持续性。普惠金融不能简单的被看成是小业务,我们认为小业务有大市场,小业务有大功能,普惠金融触角虽小,但是在最后一公里中发挥着雪中送炭和难中救济的功能,普惠金融理应成为金融业的商业蓝海。

  第四是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

  普惠金融有其自身的特点,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在盈利的模式,服务的理念,产品和技术方面进行创新,还需要我们的政府机构在监管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做好创新。普惠金融体系的提出是现代金融理论的一大突破,构建中国的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政策体系需要立足于四个转变:

  一是从金融机构的建设向金融功能建设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遵循金融机构观的农村金融改革现在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或者出现了一些局限性,亟待强化农村金融体系所承担的金融功能,实现金融要素在城市和农村,在高收入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之间双向自由的流动。

  二是从城市金融思维向农村金融思维的转变。在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时必须从城市金融思维向农村金融思维转变,在金融产品的设计,服务的方式,客户的营销,风险的管理,考评激励等方面,不能简单地照搬城市金融的运作模式。

  三是从商业化的改革模式向多维度的改革模式转变,构建中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必须结合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互助金融的协作作用。

  四是从片面衡量指标从综合衡量指标转变,一个好的普惠金融体系能实现服务范围的广覆盖,自身商业可持续,社会福利最大化。

  要达到上述目标关键是处理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的评估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的状况,建立一套综合的统计,包括这样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创新普惠金融的组织体系,解决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问题。关键是要创新普惠金融的组织体系,要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向县域乡镇延伸业务,而且还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二是丰富普惠金融的产品体系,需要创新金融的模式和扩大信贷担保范围,构筑小额信用贷款、抵押担保贷款等普惠产品体系。

  三是要强化普惠金融的政策这个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要加强信贷、产业、财税、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四是要健全普惠金融市场体系。需要健全包括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等在内的功能完备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协同效益,实现综合化、一体化的服务。

  五是拓宽普惠金融的渠道体系,发展覆盖金融离不开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互联网金融具有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效率高的优势,与发展普惠金融进行配合,鼓励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为社会各阶层提供良好的服务。

  六是优化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需要围绕城乡居民、小微企业开展信用等级的评价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时也需要加大金融支持教育的普及力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发展普惠金融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研究普惠金融政策体系和有效实施普惠金融的政策必将是一个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见效的这样一个艰巨任务,需要社会多方面来共同努力。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中国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将为探索大型商业银行,实践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