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京东农村金融落地数据农贷 精准放贷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实习记者 吴勇 刘宗根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实习记者 吴勇  刘宗根) “东拼西凑点钱盖了鸡棚,没日没夜熬了42天,本以为鸡出栏能卖个好价钱,中间没弄好,鸡死了不少,市场价又跌了,没赚到钱还赔了。”山东牧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青告诉记者。

  目前,京东金融开发的“京农贷”正在帮助王海青打破这一困境,在获得贷款的同时,还能够使用云端的养殖管理系统,将养殖风险和贷款成本降至最低。

  数据农贷下的农业金融模式

  据《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达3.05万亿,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手段,将成为缓解中国“三农”领域的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主要出路。

  同时,《蓝皮书》表示,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互联网金融手段,凭借技术优势,可以消除金融的地域歧视,吸引城市富余资金回流农村;同时,可以有效甄别具备潜在偿还能力的借款农民,将信用进行资本化,通过对缺乏信用记录的抵押品的农户进行授信和小额贷款支持,建立农户信用记录。

  京东农村金融提供产业链农村金融服务,推出“京农贷”信贷产品。京农贷以无抵押、低利息、放贷快等特点,解决了农户在农资采购、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中的融资难问题。

  2016年京农贷迭代为2.0版本,打造了以数据驱动的农贷金融解决方案。目前,数据化的京农贷已经在养殖领域全面落地,不单单帮助农户解决了养殖中的资金问题,更在帮助他们降低养殖成本,控制养殖风险,全面提升养殖管理水平。

  京东农村金融数据农贷负责人王瑞表示,数据农贷的核心理念是,第一,通过数据模型产生信用;第二,通过数据化的养殖管理、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去完成整个贷款过程的贷前、贷中、贷后,最终把京东金融的利益跟农民的利益高度统一绑定在一起。

  数据化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有业内人士表示,相比于一般金融,我国“三农”金融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目前,中国专注“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足十家,然而,农业金融的第一大困局是农民信用的产生方式。

  然而,“京农贷”的数据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以资产抵押产生信用的思路,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深入学习研究,形成一套通过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评估而产生信用的体系,并将其用到养殖贷的实践中。以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化模型为基础,代入历史生产数据,对未来生产结果做出预测,再以预测的统计学结果产生信用。

  “在同传统金融机构的接触过程中,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对资产抵押的需求、对三年财报的要求等繁琐的手续,很难得到资金支持。三月底,京农贷团队详细了解了牧族的养殖管理系统,并对养殖管理过程做出了评估。4月14号,第一笔贷款已经精准投放到养殖厂,解决了当期饲料款的支付需求。“王海青告诉记者

  王瑞表示,京农贷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帮农民解决信用问题,不是看资产产生信用,而是对农民的养殖过程进行评估之后由此产生信用,用非常直接的方式,由传统的资产产生信用变为由过程的评估产生信用,这是用我们的科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第二,农民一旦产生信用之后,后期就是贷前、贷中、贷后的事情,这块我们把贷款管理转换成了一种新的方式,是一种同养殖管理高度融合为一体的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这是我们贷款的基本金融理念。

  京东金融在为三农贷款方面,目前已实现累计放贷400亿元。京东金融发布了农村金融战略以来,已经在全国1700个县、30万个行政村开展各类农村金融业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