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华兴资本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欧阳春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春香)在披露赴港IPO招股说明书两个多月后,9月6日,“新经济金融服务第一股”华兴资本正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成长“护城河”逐步夯实

  随着新技术和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线上和线下行业日趋融合,近两年来,中国新经济的覆盖领域已超越互联网,新的行业“赛道”不断涌现,也相应带来了新的市场“蓝海”和围绕企业的新服务需求。

  据了解,华兴资本成立伊始便始终清晰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服务中国新经济的投行。时至今日,华兴的服务客户已完成多个新经济行业全覆盖,在深耕互联网领域之外,业务触角涵盖医疗健康、大消费、文娱、企业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汽车、智能硬件等广泛领域。

  根据公开资料,从2015年到2018年一季度,华兴资本的互联网领域金融服务项目的占比已从2015年的82%下降到2018年一季度的53%;与此相对应,医疗与其他新经济行业占比从2015年的18%上升到2018年一季度的47%,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业务项目的占比分布呈现不断均衡的趋势。

  基于对于新经济全行业覆盖,华兴已与各个行业中的头部公司建立深厚的客户关系,国内新经济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系列融资、并购、上市行为的背后,都有华兴资本的身影。

  截至2017年底,华兴资本现有客户群在中国市值或估值前20名新经济公司中占据15席。

  据了解,除外部环境变化提供成长动力之外,华兴资本也为自身探索出足够的内生动力支撑,那就是备受业界关注的覆盖新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漏斗”业务模型。

  在“漏斗”模型运作下,通过大数据筛出来的新经济领域早期优质项目,经过专业的财务顾问一路融资护航,再在华兴投行板块的加持下“合纵连横”,直至敲响上市的钟声。但这并非服务的终点,因为随着上市后的企业和企业家创富效应的凸显,华兴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为二者创造最大化的价值。

  内生和外生动力所形成的合力效应,已构建起华兴资本异于同行的独特竞争力硬核。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独特的成长“护城河”可以使华兴资本更有效抵御业务和财务的风险,成为未来华兴在不同的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下仍然能够维持强劲的增长和收益回报的保证。

  产品多样化助推未来想象空间

  国内外新经济演进变幻莫测,“风口”轮转下新的市场机遇层出不求,华兴资本依托“漏斗模式”所赋能的跨市场和跨产品竞争优势,基于新经济行业全覆盖、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布局战略,已为未来捕捉行业机遇和收入来源更多元化做好了准备。

  跨市场方面,华兴资本利用在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申请的全牌照,成为少数获准于香港、美国及内地提供承销服务的中国金融机构之一,为境内外多家新经济企业提供IPO承销服务。根据独立第三方灼识咨询报告,按2013年至2017年承销中国新经济公司境外IPO的交易数量计算,在所有的国内外投资银行中,华兴名列第三,并在所有中国投行中排名第一。

  而在跨产品方面,华兴已经串联起创业早期、成长期、后期以及上市后企业的三大成长历程,并根据其所处不同阶段,提供私募融资、直接投资、并购、股票承销、资产管理等全周期金融服务。

  华兴服务产品多样化和递进性的最新案例便是市场瞩目的美团点评。华兴过去分别多次担任美团和点评的私募融资财务顾问,并作为两家公司合并的独家财务顾问;在两家公司合并后为新公司担任新轮融资的财务顾问;今年4月协助美团点评收购摩拜,6月份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协助公司提交香港上市申请。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有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启动IPO的国内新经济公司,首发募资用途中,超过半数谋定将用于未来潜在的并购交易。这意味着,在IPO之外,登陆资本市场后的新经济公司,可能存在比此前更多的并购交易顾问服务需求。

  此外,过去三年资产管理规模快速突破41亿美元的华兴投资业务,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将充分被激活。按照华兴资本设想,华兴旗下多支基金所投资的项目,未来将会天然导流到华兴香港、华兴美国和华菁投行平台,成为上市公司客户或并购标的。此外,华兴还计划在未来2-3年进军财富管理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华兴IPO估值的预期,显然也将开启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型,作为一家上市金融机构,除了可以面向监管机构、资金方和客户增加知名度、认可度和提升话语权,为各个业务的拓展带来更充足的资金外,还能够利用所募集的资金进一步优化业务的建设,包括进一步的团队、系统和技术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并巩固市场份额。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对于华兴还意味着,可以利用所募集资金适当增加自有资本作为GP/LP在基金中的投入,增加收益,与此同时,亦可以利用募集资金对合适的标的公司作出并购或启动战略合作,助力其进军财富管理等新的领域,增强竞争优势并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