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金子公司业务增速“冰封”机构委外有新兴趣也有新担忧

黄小聪每日经济新闻

  前不久,随着基金业协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私募资产管理计划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以下简称“4号文”),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这将进一步压缩相关业务占比较重的私募生存空间及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

  自从关于基金子公司的一系列新规下发之后,基金子公司的业务受影响程度一直没有比较直观的数据。不过,火山财富近日 从2017首届智道私募峰会上获悉,原来基金子公司在2016年三季度的增速就已经降回到了1%。那么,现如今这些业务是消失了还是转移到其他领域了?作 为委外中坚力量的银行,在进入2017年后,他们的目光又都聚焦在哪里呢?

  基金子公司增速“冰封”

  还记得 当《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子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暂行规定》下发时,基金公司相关人士就纷纷表示通道业务因计提 较高的风险资本实质难以开展。当4号文发布时,虽然已经有基金子公司表示影响在逐步降低,但也还有部分基金公司表示影响还是挺大。

  光大银行资 管部副总经理潘东在2017首届智道私募峰会上表示,到2016年9月底,中国资管行业总规模虽然仍在增长,但速度已经下来了。资管行业机构在发生剧烈的 分化,用一个增长指标来看,从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的规模变化来看,在季度增量当中,信托行业2016年一季度规模增量5%,二季度规模增量 9%,三季度规模增量14%,信托增量一直在增加。

  而基金子公司一季度规模增量21%,二季度16%,三季度1%,2016年最火的基金子公司下半年增速基本没有增长。另外,券商一季度规模增量30%,二季度17%,三季度12%;私募方面,一季度规模增速10%,二季度15%,三季度28%。

  经过上述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在严控基金子公司、券商专户后,这些业务流向了信托、私募。

  除此之外,“2016年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变化,所有的机构都觉得到年底是资产荒、资金荒两荒。所有人和我一样,觉得2017年很难干,所以我们有一个判断,行业高速增长的拐点是否来到?结构改变是否会从2017年开始?”潘东继续说道。

  最想开拓五大领域

  如果说资管行业的结构改变已在悄悄发生,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又如何满足高净值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

  兴业银行私行部副总经理毕玉就表示,“我们迫切需要从社会上寻找优秀的管理人,采取市场有效的投资策略匹配我们的客户需求。我们在跟私募的合作中,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主要有五大方面。”

  第一,合作创设一些明星款证券基金类产品。私募机构依靠灵活的激励机制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盟,投资绩效和投研能力挂钩,使得不少公募优秀的投资总监等 投奔到私募自主创业。这类管理人往往专业能力非常强,也有很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度过短暂的适应期后,非常乐于和他们强强联手,共同推进明星款产品。

  第二,期望合作创设量化多策略的产品获得一些平稳的收益。私募机构无论是投资范围还是交易机制上受到监管的限制比较有限,更加适合混合策略的实施,大量 海归优质量化基金经理通过技术有时在国内市场如鱼得水,通过程序化下单自建系统风控监测的手段能够捕获高频交易和套利机会,进一步保障策略的有效实施。

  第三,希望参与到有私募机构参与的FOF、MOM产品;第四,希望参与股权私募投资基金,分享一级市场的盛宴;第五,希望参与境外投资助力全球化的资产配置。

  面临四大难题

  当然火山财富也注意到,不少委外机构和私募合作中也面临一些困难,比如说有些委外机构要求的跟投比例过高,有的则干涉太多,给私募的施展空间较少等。

  对此,毕玉则认为,首先,现在还没有一个独立的官方信息披露机构,平时获取私募机构产品信息往往由管理人、机构单向提供,其真实性及各个方面很难完全保障,使得在挑选外部私募机构的过程当中筛选难度非常大。

  其次,私募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后,其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压力是很大的,所以有些私募机构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反而管理水平会下降。

  再次,很多机构过度依赖核心人物,整体队伍素质可能需要得到同步提升;另外由于政策限制,目前银行只能代销持牌金融机构创设的产品,还不能直接代销私募机构作为管理人的产品,这也为合作带来了一定障碍。

  不过,毕玉也指出,虽然面临以上问题,但不能阻挡银行和私募合作。而且很多问题在逐步得到解决,诸如信息不对称、披露不充分等问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