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业绩遇“滑铁卢”公私募解读量化基金路在何方?

王炯业上海证券报

  市场低迷期也正是反思的时候。此前本报报道了《公募量化基金业绩遭遇“滑铁卢” “冷面”策略已失效?》,近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事实上私募量化基金业绩今年以来表现也普遍不佳,部分产品回撤幅度甚至远超公募。一时间,量化策略是否还有用在市场上掀起一番议论。就此,记者采访了一些绩优公募、私募的量化基金负责人,试图从业内人士角度来解读量化基金遭遇“滑铁卢”背后的缘由及未来的前景。

  有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31日),主动型公募量化基金亏损比例近八成,而以阿尔法策略为代表的私募量化基金一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仅1.14%。这一幕与2015年量化基金集体在逆势中大幅盈利的表现大相径庭。不过,今年的市场环境也较为特别,呈现两极分化,白马股遭遇追捧提升估值,成长股则大幅挤泡沫。

  这在上海易善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执行董事黄晓明看来,是阿尔法策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普遍失效原因所在。他指出:“在2016年初我们已观察到一些异相,反映出当时股票及期货市场不太适合再用较高仓位去做传统量化策略,如阿尔法策略。所以在当年11月下旬,我们就大幅降低了该策略仓位,部分产品甚至清仓。从后续半年的表现来看,虽然我们没有赚到钱,但避免了“一九”行情引发的阿尔法策略集体亏损。那么,相对来说,我们在最近半年中的阿尔法策略表现最优。”

  这一说法也道出了公募量化基金大面积亏损的缘由。一家绩优公募量化基金总监告诉记者,量化策略的局限性是一个潜在的主因。目前公募量化基金普遍采用阿尔法策略中多因子模型,套利、做空等策略都不能灵活运用,这使得量化策略偏向于做多,未能有效发挥其对冲优势。

  那么,量化基金未来路在何方?上述公募总监进一步指出,对公募而言,唯有等待量化策略可配置品种越来越多后,做成一个风险可对冲的策略。“而在目前,我们在运用多因子模型时,做了略微调整,将模型中的成长等因子尽可能少配置些,做成一个中性策略,该做法可有效降低单一趋势风险,避免基金产品在市场风格切换时净值大幅回撤。”

  对于私募而言,黄晓明则认为,借助多策略是有效避免市场波动的最佳方式。“此后(指2016年11月之后),我们把配置主要集中到了更加市场化定价的商品市场,也就是系统化、分散化的CTA策略中,同时增加了量化宏观策略。这两个策略的损益恰好抵消了后续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局面,给产品业绩带来了积极影响。”

  这一说法也得到另一位绩优私募量化基金负责人的赞同。他表示,私募量化基金不同于公募,各种策略运用的范围更广,组合模式也更加灵活,除阿尔法策略外,还有CTA策略、套利策略等。而实践发现,只有将相关性较低的两个策略组合在一起,才能避免净值大幅波动,并获得稳定的收益。

  对于量化基金该如何适应当下的市场,黄晓明认为,短期内比较看好两方面策略,一是宏观类策略,包括CTA等,二是微观结构类策略。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