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亿规模公募FOF呼之欲出

曹乘瑜中证网

  6月17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基金中基金又称FOF,征求意见稿从投资比例、标的、风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业内人士认为,万亿规模的公募FOF市场正一触即发。业内人士认为,预计追求相对收益的优选产品会首批面世。

  或催生万亿规模FOF

  细则的出台,让已经备战公募FOF多年的基金公司摩拳擦掌,许多已有私募FOF投研经验的第三方机构也跃跃欲试,后者企图以投顾的方式,或者是申请公募牌照的方式来争食公募FOF的蛋糕。

  业内人士称,2013年基金法修订完毕,其中已为公募FOF留下口子,2014年8月开始实施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从仓位、持仓限制等方面定义公募FOF。然而由于没有细则,公募FOF始终不能诞生。但与此同时,私募FOF产品则已经发展的如火如荼。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私募FOF基金已经达到626只。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表示,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公募基金还是推动其规范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FOF主流应该是公管类FOF。

  金融产品评价与服务平台——金牛理财网总经理徐建军认为,当前市面上已有的FOF产品跟公募FOF不具可比性,按征求意见稿的标准,当前大部分券商系、私募系FOF都不能称之为FOF。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募FOF最低仓位应为80%,持有单只基金的市值,不高于FOF资产净值的20%,有利于构建真正阳光透明运行的FOF。对投资人来说,在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上的风险都得到极大分散,长期业绩能进入市场前列的优质FOF,是普通投资者投资基金的首选,能有效降低投资者基金选择的难度,也有利于形成稳定成熟的基金投资者群体,对基金业长远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已经总监曾令华介绍,美国共同基金中FOF规模占比超过10%,同比例计算,当前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已达7.73万亿元,未来中国公募FOF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元左右。据悉,好买基金研究中已经基于公募产品推出过FOF专户。

  根据征求意见稿,公募FOF可以投资除了衍生品之外的各类型基金产品,这意味着未来也将出现各种策略的FOF。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追求相对收益的同品种优选类FOF,将是首先推出的FOF类型。曾令华认为,FOF组合的产品优势明显,跨品种类FOF更仰赖FOF基金管理人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风险较大。

  全市场FOF收费或在千六

  记者获悉,银华、华夏、嘉实等大型基金公司已有FOF研究团队。有观点认为,大型基金公司将有先发优势。一方面原因是费用较低。征求意见稿规定,如果公募FOF持有自身管理的基金产品,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然而对于基于全市场的基金的费用,虽然没有提及,但是在全球市场,双重收费是全市场FOF基金都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型基金公司产品线完善、各类产品中均有绩优基金,有助于诞生质优公募FOF。Wind数据显示,当前基金数量在80只以上的基金公司已有7家,分别是博时、广发、鹏华、南方、嘉实、易方达和工银瑞信。

  与此同时,中型基金公司、基金研究机构和第三方平台,则希望发行全市场FOF,并对双重收费问题并不担心。记者获悉,部分小型基金公司正希望借助这一新品类基金来实现规模的弯道超车。

  曾令华说:“FOF产品最大的意义,不在于有很多高收益,而在于帮助投资者排除掉绩差产品,减少踩雷风险。”这一点从私募FOF的业绩似乎也可见端倪。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626只私募FOF今年以来,业绩第一名仅有35%的收益,远低于股票策略型私募基金冠军150%的收益,但是,私募FOF的平均收益为-3.73%,好于股票策略类-9%的平均表现。

  由此有观点认为,全市场优选的FOF产品更有意义。部分公募FOF团队人士介绍,FOF其实非常看重销售渠道。FOF部分中型基金公司渠道能力强,可以结合自身的渠道优势容易实现FOF规模的较快增长。而内部FOF需要克服道德风险的问题,容易在选基方面受到投资者诟病。

  某大型公募基金的FOF团队人士介绍,同品种优选类的全市场FOF的收费可能会定在千分之六左右,“这是我们研究下来,投资人可以接受的费用。”这一费用比货币基金高不了多少。

  徐建军介绍,双重收费虽然被认为是FOF最大的问题,但其实可以通过产品运作中一些制度设计来最大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FOF组合来自于金牛基金,金牛奖是公募基金界的奥斯卡奖。根据我们的研究,以及与渠道的交流,双重收费相对于风险分散和基金优选等收益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