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发基金张东一:“中国资产”仍受追捧 布局A股优质企业

万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内经济处于逐步复苏的进程中,海外经济增长将有望逐步迎头赶上。长期来看,战略性的投资机遇将在A股涌现。”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张东一表示,稳健的经济表现使得“中国资产”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A股的优质企业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同时,新经济企业云集的港股与A股市场形成补充,有一部分A股相对稀缺的优质企业值得长期关注,比如互联网公司、创新药公司、服务业公司等。

  站在2021年开年时点,张东一认为,与宏观经济相关度比较高的偏周期类股票可能在上半年会有较好的表现,她看好中游制造业、周期行业的成长股。1月20日起,拟由张东一担纲的新基金——广发价值核心发行,该基金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精选具有估值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中国资产”仍有望受到追捧

  回顾2020年,张东一用“跌宕起伏”一词来形容过去的一年。得益于更有效率的防疫组织动员,国内疫情更早得到控制,纵观2020年,中国资产跑赢海外资产,A股连续两年为投资人贡献了可观的收益。近期,上证综指一度冲上3600点,A股在2021年还能延续“牛”行情吗?

  “站在长期维度看,股票仍然是值得配置的一类资产。”张东一认为,相对于疫情更加复杂、政策有所透支的海外市场,稳健的国内经济表现使得“中国资产”仍然有望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追捧,A股的优质企业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但张东一也指出,在流动性比较宽松的背景下,A股整体估值在2020年有较大提升后,未来估值进一步提升的难度加大。因此,新一年投资需要精挑细选,以合适的价位买入,才有可能获得不错的超额收益。相对而言,对于估值较高的品种需要更加谨慎。

  “我们谈估值时,并不是说估值超过一个绝对值就要卖掉,而是看公司长期的空间跟当前的市值相比,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张东一表示,我们没法判断投资标的以怎样的估值、在什么时间段兑现收益,但可以通过投资发展空间比较大行业或公司,来降低部分个股估值过高带来的潜在风险。

  港股顺周期企业有较好弹性

  除了中长期看好A股,张东一同样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她介绍,近年来,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新发基金可以参与港股。此外,港股也成为内地主流机构倾斜投研力量的重要市场,随着投资者对港股的挖掘逐步深入,优秀公司的定价很可能会抬升。

  据Wind统计,1月11日,流向港股的南下资金净买入达到194.86亿港元,创下港股通开通以来单日新高。同时,2021年开年以来至1月15日,南下资金净流入累计达1375亿港元。

  张东一认为,近期资金南下,除了港股被认为是全球“估值洼地”,也跟港股和A股的互补密切相关。她介绍,港股市场有一部分A股相对稀缺的优质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创新药公司、服务业公司等。随着越来越优秀的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互联网公司回归港股,这些新经济领域的机会值得长期关注。

  展望今年港股的投资机会,张东一认为,如果2021年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可能港股会有更好的收益,预计港股市场中与经济相关的顺周期行业和公司会有较好的向上弹性。

  “一方面,这些行业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另一方面,竞争优势稳固的龙头公司中长期具有较好的成长性。这是因为在经济下行期中,这些行业已经经历了供给端的出清,存活下来的公司面对的是更加健康的供求格局。部分行业龙头甚至在逆周期进行了产能扩张的布局,从而有望在经济复苏周期中迎来量价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张。”张东一表示。

  看好互联网、消费、产业变革三条主线

  过去的2019年和2020年,A股中以消费、科技、医药等为代表的成长行业走出结构性的行情。站在2021年来看,A股领跑的是否依然是这些资产?

  对此,张东一分析认为,机构在消费、科技、医药行业持仓比较重,是因为从基本面来看,这些行业在景气度、长期空间等方面,相对其他行业有更好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行业中的龙头公司,在多年的发展中构建了自身的护城河,具有增长速度更快、增长确定性更强的优势,也就是说有更好的基本面支撑,所以机构才会更偏爱这些优秀的公司。

  从中长期的维度来看,张东一表示,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科技、医药依然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它们未来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比将继续提升,这些行业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自身的成长性为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

  “我们将持续寻找‘长坡厚雪’的好赛道,投资于其中竞争优势凸显的好公司。”具体而言,张东一将重点关注互联网、消费、产业变革三条主线。

  第一,5G时代的到来,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新兴的内容形式持续涌现,疫情之后教育、医疗、办公等领域线上化渗透率更是快速提升,随着5G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新需求可能带动消费互联网继续迭代变革,产业互联网也有望逐步成熟化。

  第二,消费行业是典型的能够养活“大鱼”的“大水”。中国仍然提供了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随着人均GDP越过1万美元大关,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将显著提升,消费倾向持续上升。“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也将为消费领域带来新的增长红利。

  第三,关注产业结构变革中蕴藏的机遇。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增长动力将逐步从人口红利,向科技红利、改革红利转变。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能源结构的深入调整、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等都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