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私募投资的“禁止清单”

好买基金 曾令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芒格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我知道死在哪里,就永远不去那里。有风险的地方不去,是最好的防风险的手段。那么,在投资私募的时候,会有哪些“禁止清单”呢?

  一是投资经理只谈收益不说风险。大约在十年前,还是私募野蛮生长的年代,笔者参加了一场当红私募的现场路演。当时股市正自底部反弹,该私募惊艳的表现圈粉无数。将宏观展望和投资方法介绍后,该投资经理说:“你们要把资金放在我这里,放你们手里都亏了。”上周末看相关数据,该私募的累计净值还在1元以下。还有一次,大概是2014年底,与一位私募人士沟通,在聊到投资方式时,该私募人士说,投资对他来说太简单了,就像弯腰捡钱一样。后来,不知他捡到钱没有,2015年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2019年的行情,让“弯腰捡钱论”沉渣泛起。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孪生兄弟。一个投资经理只说收益不说风险的时候。要不就是有意在隐藏些什么,要不就是认知水平欠缺,对自己过度自信。这两种情况,都是一笔坏投资的开始。投资经理不说风险,正是投资者要担心风险的时候。

  二是投资经理拉大旗作虎皮。几年前,笔者去一家私募拜访,被投资经理拉进一个房间,墙上有一幅该投资经理和巴菲特的合影,还有一些与影视明星的合影。谈起投资方法,该投资经理说自己就是追随巴菲特,举了几个例子,如何基于价值的发现原则,高抛低吸,还有与这些影视明星大咖关系如何良好等,一旁的合伙人也不忘恰到好处地补充细节。再过一年,听说他业绩一落千丈,合伙人分家。

  最常见的拉大旗作虎皮的情形是投资经理获得某比赛冠军。如果不是年冠军,可以找个月冠军,如果月冠军也不是,那周冠军可能也会有一个。但这些业绩很难有说服力,特别是股票型基金投资,瞄准的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比赛往往很短,短期市场往往由事件、主题等驱动,而长期由企业业绩驱动。为了比赛夺冠,难免剑走偏锋。A股历史上,借道这种打擂方式上位的私募基金经理结局都不太好。

  投资就是用风险换收益,好的投资人是在相同收益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风险。一个不交流投资方法与投资理念,而专注于用“间接法”证明自己的投资经理,不是一个能让人信赖的投资经理。

  三是投资经理把理财当工作,而不是事业。工作的意思是“出工拿钱,养家糊口”,但对于投资经理应该有更多的道德要求,因为受人之托,因为投资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此,事业心就显得格外重要。有事业心也会更加重视自身的荣誉。什么热就做什么,这样的私募不管现在如何,三五年之后或许也就“没影儿”了,投资它们,可不是在做时间的朋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