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勿盲目追求基金排名 挖掘超跌主题投资机会

田立夫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基金网络超市的模式风行以来,投资者第一次有了一个可以从全市场选择基金的机会,但是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场的基金产品已经超过3300只,选择基金已经是一个非常让人挠头的问题。有很多新手会按照基金排名的方式选择基金,但是大量的事实显示盲目追求排名的方法并不靠谱,相信2015年6月以来已经有很多投资者体验过这种痛苦了。那么基金排名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本文将结合本周主题型基金的最新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为可行的方法。

  国内的主题型基金最早可以追溯至2010年9月21日发行的汇添富医药保健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此后此类基金在国内蓬勃发展,截至目前,仅指数型主题基金的数量即超过200只,如果加上主动型主题基金该类型基金的数量将达到500只以上。此类基金主要追踪特定行业或特定题材所相关的股票开展投资,与追踪全市场股票的基金相比,其收益水平会受到特定行业或特定题材热度的影响。比如名称中带有军工、医药、基建、证券、保险、“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关键词的基金,均可以划分到这一类别。

  一般来说,基金业绩排名并不能对基金未来的业绩进行预测,因为会出现很多反例,比如业内流传所谓的基金冠军魔咒,指的就是一旦某基金获得当年的收益冠军,那么在下一年这只基金的业绩往往就会变得很难看。但是主题型基金之间的排名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用来提示风险,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找到选基的线索。

  截至9月22日,在金牛理财网整理的38个主题指数基金类型中,近一年平均收益最高的五大典型主题分别为贵金属指数、食品饮料指数、生物科技指数、信息技术指数和证券保险指数所对应的指数基金,平均涨幅分别达21.15%、17.12%、13.32%、11.17%和9.79%;而近一年下跌最多的五大主题基金类型分别为运输指数、“一带一路”指数、国企改革指数、非周期行业指数、文体休闲指数,平均跌幅分别为17.78%、14.18%、10.82%、8.3%和7.95%。按照投资经验较少的投资者的理解,近一年收益较高的基金是排名更好的产品,因此是值得关注甚至持有的,但从专业的角度看,这些产品往往是应该重点关注风险的产品。如果关注财经新闻,经常可以看到有文章提到“主题轮换加速”这样的字眼,说的就是主题题材的超额收益不会持续很久,这一点跟传统文化中的“物极必反”的哲学理念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此相对,缺乏经验的投资者会认为跌得惨的基金是比较差的基金,当然对于完全由基金经理掌控的主动型基金,这样的理解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就主题基金而言,这个观点就未必站得住脚。因为这主题板块的涨跌有其客观因素,而指数基金的涨跌可以说是完全不由基金经理人为掌控的。那么从价值回归的角度考虑,超跌的主题在合适的条件下回归正常收益的概率是很高的,那么在价格回升的过程中显然是投资的好时机。

  当然即使从排名的角度,仅仅以近一年主题收益排名作为依据选择基金显然是不可靠的,至少还应该去考察其他期限的排名。从近三个月的主题基金业绩排名看,近一年排名领先的五个主题,仅有生物科技指数仍然位列5/38,其他主题均有大幅度的下降,其中贵金属指数位列11/38,证券保险指数位列22/38,食品饮料指数位列31/38,信息技术指数位列33/38。也就是说近一年领先的五个主题中,只有两个在近三个月仍能保持领先。相反,近一年跌幅居前的主题,近三个月的表现为国企改革指数位列6/38,非周期行业指数位列7/38,“一带一路”指数位列20/38,文体休闲指数位列25/38,运输指数位列27/38。也就是说近一年业绩垫底的主题,在最近三个月不仅不再垫底,而且有两个主题业绩领先,另外三个也开始回归平均水平。

  当然,即使按照相对更为科学的价值回归的思路,仅依托排名去选择基金仍然是不可靠的,还应该有更多的基本面、消息面、情绪面的考量。比如“一带一路”题材最近一段时间的回归,与G20峰会有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没有这些事件的支持,仅仅依靠超跌的判断就去抄底显然也是不可靠的。但至少通过以上的分析投资者可以找到比直接按照排名选基更为合理的方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