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嘉实基金张金涛:投资即悟道 看价值回归的三重境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张凌之)“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长,在憧憬中成熟,在希望中毁灭。”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价值投资总监张金涛在2020年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中写下这段话。

  从业17年,涉足沪港深三地市场,张金涛亲历危机,见证历史,穿越牛熊,看山、看水、看价值,投资之于他是参悟三重境界思辨的过程,也是笃定价值投资坚守的过程。

  第一重:看价值是价值

  从投资理念来看,张金涛始终秉持着一个核心投资理念:相信均值回归,努力赚业绩成长和估值提升的钱。

  2017年,嘉实沪港深精选以51.43%在128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2,让张金涛一战成名。这只基金在张金涛管理的4年多时间内(2016年5月27日至2020年7月31日),总收益率为104.51%。这是张金涛加入嘉实基金之后发行的第一只基金,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自如游走于A股和港股的能力,让张金涛管理的基金产品取得了远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率。同时这也体现出他的另一种能力,利用A股、港股两地市场差异,通过A+H股轮动来把握市场投资机会的能力。

  “在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港股市场,估值较A股有明显优势,价值投资策略更容易取得长期回报;而在A股则价值和成长策略均有机会,因此,我的投资风格属于均衡偏价值的风格。”张金涛表示。

  这一风格体现在选股思路上主要是两条主线:其一是成长与价值兼顾的GARP投资,寻找优质白马资产,以合理价格买入,长期持有;其二则是追求戴维斯双击型投资机会,从公司的估值和基本面改善上,赚业绩成长的钱。

  价值投资中最重要的函数是时间,成功的投资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时间。

  张金涛说,投资既需要读万卷书,看研报、读数据;又需要行万里路,跑实地去调研;还需要阅人无数加名师指路;而最后的核心是靠自己去悟。

  价值投资本质是一种反人性的投资方法,人类无法摆脱大脑中追求快速反馈的基因,而价值投资本质是追求长期反馈机制。过去100年价值投资有效,未来依然会很有效。

  第二重:看价值不是价值

  当众人恐慌时,富有远见的逆行者也在为前方的投资之路做准备。

  2020年3月19日,美股迎来第五次熔断。张金涛发了一条朋友圈—— “带血的筹码一定要收下来,尤其是带着自己血的时候。现在不要丢掉筹码,不要赎回基金。”

  这是一个成熟、老道的基金经理对市场做出的判断,也是一个从容、善良的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焦灼的提醒。

  “如果你没有判断价值的能力,没有情绪的控制能力,是不太适合做投资的,往往在追涨杀跌中,可能把收益都给耗费掉了。”张金涛说。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张金涛认为最重要的一条特质是“从容淡定”。独立思考,独立决策。“在大家都很亢奋的时候,我们要从容,大家都很恐慌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淡定。”

  市场繁杂的声音太多,有人高喊行情已过,有人跟风热门赛道,有人恐惧,有人执迷。“价值”二字被衍生解读成各种意义。张金涛的价值投资,是赚企业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赚交易对手的钱。

  剥开迷雾看穿本质,才能发现,所谓的喧闹 “价值”并不是真正的价值。

  第三重:看价值还是价值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价值却在,灯火阑珊处。

  过去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价值投资这条路变得越来越拥挤,用价值投资赚钱变得越来越难。

  市场上有两类价值投资者:一类是真正践行价值投资的人,这一类永远是少数派;另一类是基于某一种趋势的投资者,这一类是大多数。

  “市场总在波浪式前进之中,虽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长期而言‘均值回归’的规律通常有效。” 张金涛表示,“特别是在港股市场,价值投资几乎就是共识,其他诸如主题投资、短线博弈、技术分析甚至量化投资,在港股市场都不盛行。”

  眼下,价值投资之下还有风格区分,或偏向于成长型,或偏向于价值型。张金涛更看重具有成长性的公司,但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换句话说,投资需要在好公司和合适的价格之间做权衡,大部分时间市场并不会给出一个特别好做的选择题,最理想的情况是两者都能兼顾。

  “要努力把握两类投资机会,一方面盈利在改善,另一方面估值会扩张或至少不被压缩,这样的投资标的才有更好的安全边际和上涨空间,也有利于避开价值陷阱。”张金涛表示。

  最终价值依然是价值。投资却不只是数字的涨幅,更是哲学和艺术。

  “投资是看透人性,了解自我的一个修行的过程。”张金涛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