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李超:科创板注册制试点之初需磨合期

徐昭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3月2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分论坛“证券市场:风雨后的彩虹”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包含大量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本身需要很多的外部和内部配套,因此在试点之初需要一个磨合期。

  李超指出,科创板不仅是设立一个板块,实际上同步在制度规则设计中,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做了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把过去的标准和门槛转化为信息披露的要求。

  “注册制与核准制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是不是换汤不换药?如果仅是名字的区别,我认为没有意义,实际上背后是逻辑的变化,是比照着制度变革来进行的。”李超说,过去对信息披露要求真实完整,在实践上证监会或者说审核部门替市场操了很多心。现在,注册制从逻辑上发生变化,可以交给市场的东西,就交给市场去评判。

  关于沪深交易所是否都要实行注册制的问题,李超表示:“实际上注册制这个方向是早已明确的,不是从科创板明确的,所以这个方向是非常明确的。”

  李超坦言,社会各界非常关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市场预期比较高,这本身是一个好事。这次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发行价由市场作出选择,其中的询价、定价是否一定符合大家的预期?也不一定。开盘以后,对价格波动大家心理上有没有这方面的预期?这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初期可能都会发生,这就需要一个磨合期。在这个磨合过程中各方要尽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李超表示,目前上交所受理企业申请追求的是透明化,并不是已经受理并披露的企业就符合上市要求,如果公司申报的材料符合标准和要求,上交所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布,这是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透明度比较高的体现。未来这种透明度还会进一步增加。

  李超说:“市场各方对前期申报的企业比较关注,对它们进行分析,我认为这就对了,这正好是发挥市场各方力量。这次大家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我非常高兴能看到这一点。因为这些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确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不能闭着眼睛买,一定要分析透,有一定的专业的眼光和能力。”

  李超还提到,注册制本身需要很多外部配套和内部配套,比如法律制度供给、社会诚信程度等。投行、会计所、律师所等市场各类中介机构的能力和职业操守都要跟上,科技创新型企业本身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注册制试点之初需要一个磨合期,对它要有一定的宽容度,才能保证符合大家共同的预期和目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