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科创板有利于券商研究体现更大价值

陈健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就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证券研究的影响,近日,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陈刚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这是机会也是挑战,甚至将决定一批研究所的兴衰,要高度重视这个事情;其次,科创板对研究需求之大,专业性要求之高,可能会超预期。

  陈刚表示,中国资本市场还相对年轻,证券研究更是如此,因此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叠加当前证券研究行业从业者素质大幅提升,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等利好因素,国内证券研究正迎来一个非常好的时代。随着市场对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多,券商研究将体现更大价值,但同时更需要沉下心做研究,“困知勉行”方能“积厚成器”,研究的专业性是行业价值所在和安身立命之本。

  深化科创板研究

  陈刚表示,科创板推出有利于券商研究体现更大的价值。一方面,券商内部围绕科创板项目推进,对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更多的需求也来自外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后,股价波动可能更大,价值判断更加市场化,这就要求投资时加强对科创板个股价值、相关规则如退市制度等的深入研究,研究重要性将越来越凸显。

  同时,科创板推出将对卖方研究带来深刻的变化和转型。陈刚指出,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做系统性战略安排和布局。对于研究水平、研究框架、团队设置、行业分布等如何适应科创板需求,研究所正在抓紧制定相关方案。

  就东方证券研究所而言,陈刚表示,科创板研究在研究所层面要统筹协调推进,集中优势力量,满足客户和公司的需求。具体布局上,科创板研究还是以现有的研究团队为主,按行业划分推进研究,要加强投入,但不会另外设置专门的研究团队。

  “目前对于申报的科创板企业,研究所没有要求覆盖,但要求分析师进行关注和跟踪。因为目前申报的企业较多,最终能否登陆科创板还不确定,不一定每家都覆盖,但要求分析师每一家都要关注、跟踪。”陈刚介绍。

  “四个坚持”打造特色研究

  陈刚指出,某种程度上,目前国内证券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已足够多,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沉下心,扎实做研究。研究需要坐冷板凳,需要更加深入、专注于对行业、企业的基本面认知、研究。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深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激烈已成为卖方研究常态。

  对于券商研究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终脱颖而出,陈刚给出的答案是“四个坚持”。坚持做强而不是做大的整体定位,围绕特色领域进行研究布局,在战略、金融工程、科技、金融地产、高端制造、环保新能源、消费升级等领域形成自身的特色优势和品牌。其中,团队规模和布局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安排,不追求大而全。

  研究上,坚持以基本面研究为导向,狠抓研究报告质量管理。服务上,坚持销售队伍的专业化,不断推动研究销售一体化,力争把客户需求第一时间快速传递到研究端,加强客户体验,提升客户感受。风控上,坚持合规第一,建立严格的合规风控制度,确保流程可控、风险降至最低。

  分析师人才培养方面,陈刚认为,慢工出细活,慢比快好,急不来,等得起。分析师培养要牢牢抓住两点,一是专业性,这是立身之本;二是文化和价值观培养,分析师首先要认同东方证券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则包括对卖方研究职业操守、理念的认同,正确处理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内外并重服务导向

  从服务对象角度看,陈刚指出,研究所的发展坚持内外并重。首先,服务外部机构客户等,一方面可以获取佣金收入,另一方面,研究成果被外部接受,也意味着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证明是有价值的,这样的研究成果拿回来服务内部部门更有价值。

  其次,就公司整体而言,东方证券特别强调协同发展和集团协作,在内部服务上有明显优势,例如,公司层面一揽子思考这一问题,激励机制、内部利益划分等比较明确;研究所经过多年市场化发展,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等。因此,研究所也在不断根据公司战略做出相应调整,积极服务内部各业务条线。

  例如,公司经纪业务正在向财富管理转型,对专业研究的需求越来越高。研究所将对机构服务的研究成果加工转化提供给财富管理部门,提升其客户服务能力。研究所也在帮助投顾更好利用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对投顾培训,提升专业性等方面提升支持。另一个案例是,研究所与公司子公司东证期货共建了金融衍生品研究院,输入先进的管理理念、研究方法和研究团队,经过三年的建设,在国内已经稳居前列。从服务投行部门看,对于公司承揽的相关科创板板项目,研究所从项目的早期就开始安排分析师参与协作,提供研究支持,从而提升研究的价值。

  “此外,科创板的推出、注册制的试行,带来一系列制度变革、法律修订、技术调整,这里有太多值得研究和深挖的意义和课题,也将推动研究所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研究的优势,服务于证券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我们作为从业人员,今年是带着紧迫感和使命感去研究、去探讨。”陈刚指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