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浦江夜话科创板一周年 如何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

徐蔚上海证券报

  昨晚,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海通证券董事长周杰、中微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优刻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季昕华与线上嘉宾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的大卫·施维默一起现身陆家嘴论坛浦江夜话分会场,围绕“科创板这块试验田究竟发展得怎么样”“审核体系如何进一步提高效率”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审核体系还有优化空间

  科创板注册制相比审核制,审核时间大大缩短。随着注册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科创板上市的审核流程从65天减少到47天。

  “前期审核65天,我们称为‘审核1.0版本’。去年底,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在交易所前期审核经验的积累上,我们推出‘审核2.0版本’。”刘逖表示,这两个版本在审核理念上一致,但在具体做法上有一些差异。第一,问询更精准。突出重大性、针对性,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判断的一些关键问题,避免前期类似于题海战术的免责式问询,问题设置上尽量做到减量、提质、增效。第二,更高效。随着审核能力的提升及中介机构的经验积累,整个审核过程更加高效。第三,更务实。严格围绕发行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把关,不在明确的条件之外设立新的关口,提高门槛。第四,更协同。积极回应中介机构职业水平的提升,优化审核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帮助发行人、中介机构理解监管机构的一些想法,提高中介机构的回复质量。

  此外,科创板问询的题目和轮次也减少了。周杰表示,审核质量并非以题目多少来衡量。中介机构特别是券商在项目立项时也要把好入口关。

  怎样保证上市企业的质量维持高水平?刘逖表示,审核质量还是遵循重大性、相关性、有效性原则,不是问得越多就越有效。要重点关注影响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问题,不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就可以减少。事实上审核体系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下一步,可以进一步提升审核质量和效率。

  审核体系未来还有哪些可以改革、进一步提高效率的?季昕华表示,在上市过程中,要求发行人把大客户、成本和售价都披露出来,这对于企业来说有点压力。类似美国纳斯达克的秘密审核制度,是很多企业非常期待的模式,希望审核3.0版、4.0版能逐步推进。

  改革破冰提升包容性

  科创板补齐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用更多的包容性容纳优秀科技企业。过去一年,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在科创板陆续破冰。

  刘逖表示:“从交易所来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是增强包容性,我们应该包容不同的优质企业,让他们到科创板来上市。”

  在交易制度方面,刘逖认为中国的股票交易制度还有三方面不足:第一,差异化不够,比如大股票、小股票的交易模式是一样的,流动性好的股票和流动性差的股票交易制度也是一样的;第二,交易限制还客观存在,比如交易时间短,交易效率不是特别高;第三,多空平衡机制不够健全。

  针对这样的制度安排,科创板做了一些创新,比如第六个交易日开始涨跌幅限制是20%。未来20%的限制是否会完全放开?刘逖表示,上交所做了很多研究,综合考虑下来设了20%。5天的设计也是经过分析的,主板、中小板平均是7至10个交易日才能实现价格均衡,科创板用1天的时间就能解决。按照目前科创板运行的架构,20%还是比较恰当的值,没有马上调整的必要。

  展望未来,季昕华表示:“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如何把企业做好,所以非常期望上市之后能够再融资。 ”

  尹志尧认为,希望科创板在这方面进一步研究政策,能够促进科创企业敢于大量投入研发。

  大卫·施维默表示,从伦交所的经验来看,首先必须要有很好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监管体系。同时,披露准则也要具备灵活性,让企业能够快速募集资金。另外就是需要培养投资者群体,包括市场的参与者、分析师及承销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