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博鳌论坛发布旗舰报告:2021年亚洲经济增速有望达6.5%以上

杨洁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杨洁)4月1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并发布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与一体化进程》2021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2021年亚洲经济进行展望。报告认为,2021年,亚洲经济将出现恢复性增长,经济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但疫情仍是直接影响亚洲经济表现的主要变量。

  报告称,一些亚洲经济体正逐步实现新冠病毒疫苗的大规模接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不断增加。但是,全球疫情演变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经济仍受疫情拖累,亚洲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改善将十分有限。

  不过,RCEP的签署和落实将在贸易投资领域为亚洲经济带来新的积极因素。2021年亚洲经济复苏还面临各种非疫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银行业、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蕴含的风险不容低估,并且不排除个别经济体出现货币危机的可能性。个别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可能因违约法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报告指出,国际资本青睐亚洲市场,加大了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对金融资产组合投资的持有。2019年,亚洲在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和流出都表现稳健,流入中国、东盟和印度的FDI大幅增长。亚洲经济体的主要外资来源地仍是亚洲内部,内部引资依存度指数2016年-2019年已经连续4年保持在50%以上。2020年全球直接投资流入下降42%,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只下降4%,而中国2020年吸引的直接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仍保持增长,且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目的地。

  报告称,亚洲金融市场融合正稳步推进。2019年亚洲国家金融市场吸引的资产组合投资增长14.24%,来自亚洲自身的资金占比22%。中国对外和接受的资产组合投资分别增长29.73%和21.27%。亚洲各经济体积极推进货币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双边货币互换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以上,亚洲经济体本币合作向前推进。2021年1月,亚洲的日元、人民币、港元、新加坡元以及泰铢进入全球支付结算前十名货币;全球贸易融资市场排名前十的货币中,有人民币、日元、印尼卢比、阿联酋迪拉姆等在内的七种亚洲货币。亚洲继续推动金融市场联接以及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北京以及深圳等国际金融中心对促进全球资本集聚亚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支持创新发挥了重要枢纽作用。

  报告对2020年亚洲经济体的经济表现也进行了总结回顾。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亚洲经济体经历了经济增速大幅下降,但经济表现明显好于世界其他地区。总体看,2020年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7%,较2019年下降5.7个百分点,比发达经济体高3.0个百分点,比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高5.3个百分点,比撒哈拉以南非洲高0.2个百分点,比欧洲发展中经济体高0.3个百分点。相对较好的经济表现,使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进一步提升。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0年亚洲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比2019年提高0.9个百分点至47.3%,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领跑亚洲,202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2.3%的增长,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达18.3%。

  受疫情冲击,亚洲经济体总体债务水平进一步攀升,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为应对疫情和促进经济复苏,亚洲各经济体都出台了大规模的应急对策和经济刺激政策,推升了公共债务水平。2020年亚洲地区有41个经济体公共债务率上升。亚洲地区各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曾经历猛烈下挫,但得益于经济刺激政策和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绝大多数经济体的股票市场出现上涨行情,且部分经济体的股票市场指数涨幅较大,并且亚洲主要经济体汇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