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金融活水”推动大豆等油料产业发展

潘宇静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提升大豆和油料产能,金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月7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银担支持大豆和油料作物生产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由当地政府推荐客户、农担担保、银行放款的“政银担”模式已逐步展开,“金融活水”成为撬动大豆等油料产业发展、强企富民的有力杠杆。

  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

  国家农担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洪武表示,当前正值北方地区春耕春播关键时期,部分主产区仍面临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省级农担公司要攻坚克难,与合作银行密切协作,创新业务受理及审查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让客户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畅通“绿色通道”,做到优先受理、高效审批,确保春耕支持资金及时到位,保证不压项目、不误农时,助力打赢全年丰产丰收“第一仗”。

  “同时,要在客户推荐、政策宣介、信息核验、风险化解等方面加强政担合作。”张洪武称,省级农担公司要结合各地生产者补贴名单、种植大户名单等,收集经营主体的生产情况及资金需求,协调地方政府加大对农担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支持政策覆盖面。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处松嫩平原寒地黑土和富硒土壤带核心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享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等美誉。海伦市年种植大豆近300万亩、贸易量100余万吨。

  海伦市市长刘晓光介绍,近年来,海伦市借助“政银担”合作东风,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农担唱戏、共兴大豆产业的有效路径,让“金融活水”成为撬动大豆产业发展、强企富民的有力杠杆,为推动大豆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7年,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海伦市提出了“大豆振兴计划”。为解决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海伦市政府、龙江农担公司以及合作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坚持“信息共享、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由乡镇政府推荐客户、农担担保、银行放款,“政银担”模式就此建立。

  “近年来,龙江农担海伦分公司累计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2257户,累计担保放款10.3亿元,辐射耕地面积346万亩。其中,大豆种植户679户,担保放款31577万元,支持大豆种植面积62万亩,整体带动大豆种植面积近100万亩。”刘晓光说。

  刘晓光介绍,2022年海伦市将与农担公司继续深入合作,预计为大豆种植户提供担保2亿元,辐射农户400户,带动大豆种植面积50万亩。

  突出支持当地优势品种

  张洪武表示,各省级农担公司要积极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相关精神,根据大豆、油菜、花生、油茶等主要油料作物的生产布局,突出对当地优势品种的担保支持,加大业务倾斜力度,保障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到位。

  张洪武提出,国家农担公司将联合各家银行深入开展油料作物调查研究,结合生产周期及资金需求,通力协作,联合开发更多免抵押、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在降低客户准入门槛及利率、优化信贷产品设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适配性更高的融资选择。

  在农业农村部2021年下半年组织的信贷直通车活动中,建设银行与国家农担公司按照“数字直连、信息共享、模式共建、风险共担”的基本思路进行业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共支持311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金额27.59亿元。

  “建设银行已尝到合作的甜头。”建设银行总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吴敏表示,截至2021年年底,建设银行给予全国农担体系授信额度386.2亿元,合作在保项目9.66万个,在保余额171.58亿元。

  吴敏建议,在大豆和油料生态场景建设中融入“担保+金融”双重职能,发挥农险保障功能,创设粮油产业“农业保险+信贷+担保”专属金融产品,推进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常态化服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