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坚守金融报国初心 证券业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发挥更积极作用

徐蔚 费天元 上海证券报

  党的二十大擘画中国未来的发展蓝图,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愿景。证券行业信心满怀奔赴新征程,踔厉奋发争建新功勋。近日,上海证券报邀请国泰君安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青,海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杰,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中金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黄朝晖,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共同探讨证券行业如何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2012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大幅增强,股债融资高速增长,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各位如何看待过去十年资本市场的发展态势?证券公司如何有效发挥资本中介作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贺青:过去10年,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明显提升,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规模分别增长238.9%和444.3%,股债融资累计达55万亿元。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不断扩大,市场主体质量稳步提高,正向着“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目标大步前行。

  国泰君安坚定践行“金融报国”理念,按照“三个三年三步走”战略构想,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质效。一是聚焦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服务企业直接融资;二是加快落实《国泰君安服务共同富裕目标行动计划(2022—2025)》,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三是推进实施《国泰君安践行碳达峰与碳中和行动方案》,支持实体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四是发挥全国网点布局优势,全面参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海南自贸港等国家重点区域建设。

  周杰:1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不断革新,全面深化改革已取得重要突破,尤其是随着注册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A股市场已经实现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跨越,投融资功能显著增强。在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高。直接融资的发展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充分发挥价值发现的功能,注重挖掘优质的科技创新企业,努力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刘健:这10年来,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更加凸显,呈现出一系列可喜变化:第一,资本市场通过推动金融市场由资金配置向资本配置转型,支持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资本市场通过推动金融市场由不动产金融向动产金融转型,支持了科创产业的发展;第三,资本市场实现了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发展。

  在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证券中介一方面要服务资本市场发展,助力完善资本市场的基础功能;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尤其要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黄朝晖: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加快、发展突飞猛进。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再融资、退市等基础性制度安排不断优化,资本市场整体迈向更成熟的发展新阶段。

  中金公司积极发挥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输血供氧”功能,通过股债融资、并购、投资基金、债务重组、资产管理等方式,全方位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勇担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职责使命,围绕党中央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引导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作出贡献。

  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如何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证券公司应发挥哪些作用?

  贺青: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特征和本质要求。就内涵理解上,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给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机构之一,证券公司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机遇,持续提升重点产业研究与服务能力,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把满足人民财富管理需求作为根本价值追求,为更多客户提供优质、便捷、高效、友好的金融服务;打造更加全面、专业的境内外机构客户服务体系,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潮中,勇敢地与国际竞争者同台竞技、力争上游。

  周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血脉,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金融结构要与产业结构相匹配。随着我国工业体系逐步迈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对直接融资的需求相应提高。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证券公司作为金融支持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既要继续把握发展机遇,也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通过打造更专业的大投行体系,精准对接市场各类主体的融资需求,助力资本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刘健:对证券公司而言:一是加大对国家战略的服务力度,积极推动实体企业实现科创化、数字化、绿色化,推动我国产业链高端化,积极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二是以科创板业务为抓手,形成系统性的服务科创企业模式,加速服务对象向科创主导产业转型;三是积极助力打造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体系,积极服务注册制改革,履行好资本市场中介作用,加快成为与注册制要求相匹配的现代投资银行;四是积极打造国际一流投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积极走出去,促进境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黄朝晖: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通过认真学习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结合中金公司自身业务实际,我们认为应重点把握其中蕴含的四个重要属性:一是立足国情的独特性;二是协调发展的平衡性;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四是人类文明的兼容性。

  结合证券行业的特点,我们认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对证券公司而言:一是继续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二是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展现更大作为;三是围绕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等发挥更大作用;四是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贡献更多力量;五是在防范化解风险上争取更大主动。

  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公司如何看待我国“硬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服务硬科技企业、促进硬科技发展方面,公司有哪些好的实践经验?

  贺青:当前,我国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教育、科技、人才协同配合,支持硬科技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推升。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有力畅通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尤其是科创板的推出为硬科技企业打开了通向资本市场的大门。

  国泰君安全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支持硬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投行+”生态,为硬科技企业提供全业务链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9月末累计承销保荐科创板IPO项目37家;二是发挥产业基金作用,提升硬科技产业全产业链投融资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发起设立首期规模80亿元的临港科技前沿产业基金,参与设立浦东引领区产业引导母基金;三是加强科创主题产品创设,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硬科技产业发展,旗下资产管理子公司、华安基金积极布局科技、芯片产业,创设了华安CES半导体芯片行业等一批指数和产品。

  周杰:作为上海市属金融国企,不忘金融本源,服务国家战略是公司的天职。自科创板开市以来,海通证券锚定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在科创板业务领域积极布局,服务了一批核心技术突出、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型企业,把握住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与价值链的核心地位,打响了海通服务品牌。

  集成电路领域方面,公司已服务超50家企业,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半导体材料、设备等半导体全产业链。人工智能领域方面,公司保荐了A股首家计算机视觉AI企业——格灵深瞳。同时,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公司助力海通恒信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年期5亿元专项用于“专精特新”的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助力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功发行3年期10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型公司发展。

  刘健:我国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资本市场积极加强对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支持力度,帮助更多新兴产业优质企业实现上市融资,助力硬科技产业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

  申万宏源证券精准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提升服务硬科技产业质效。一是全面巩固提升科创板领域专业能力,去年以来连续保持IPO100%过会率;二是进一步扩大北交所领先优势,积极服务“专精特新”,北交所累计过会数量排名第一。同时,公司不断强化对硬科技产业企业的综合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主承销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战略相关债券20余只、承销规模超过65亿元,设立多只“专精特新”重要产业基金,获得首批科创板做市商资格,服务闭环日益完善。

  黄朝晖:我国硬科技产业已经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进一步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战略作出系统部署。我国的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将不断提升。同时基于我国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未来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精尖技术必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金公司立足金融主业,全力服务好硬科技企业需求,促进硬科技发展。一方面为科创企业提供股权、债权、并购等直接融资服务,以科创板为例,中金公司主承销规模累计超2000亿元,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撬动社会资本推动科技产业发展,通过旗下的中金启元国家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北京科创基金等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累计向科技创新等领域投资近2000亿元。同时,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链创新链开展前瞻性、系统性研究,举办“数字经济”“创新中国”等主题论坛,发布《数字经济:下个十年》《创新:不灭的火炬》等研究报告,系统阐释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之路,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了中金智慧。

  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证券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方面能作出哪些贡献?公司层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未来有何打算?

  贺青:国泰君安一直走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前列。在融资服务方面,2019年至2021年公司发行111只绿色金融债券,规模超1500亿元。在碳交易方面,公司持续推进FICC碳金融业务,2019年至2021年完成交易量超4600万吨,实现国际自愿减排市场的首单交易。在绿色资管方面,旗下华安基金发行“碳中和”相关基金9只,规模超49亿元。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锻造“融资、投资、交易、跨境、风控”等五大能力,加快构建行业领先的碳金融综合服务体系:一是建立领先的绿色融资服务能力,为绿色低碳产业提供全周期、全链条绿色融资服务;二是建立强大的绿色投资服务能力,将“绿色”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体系,建立完善“双碳”目标导向的金融产品体系;三是打造一流的碳交易定价能力,提供领先的碳金融综合服务;四是提升绿色金融跨境服务能力,高水平服务客户跨境绿色投融资、交易、资产管理等需求;五是夯实绿色转型风险管理能力,重点关注落后产能退出和“洗绿”风险,做好投资者教育。

  周杰:在新发展格局下,海通证券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积极服务“双碳”目标。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市场实践,在机制建设、风险管理、专业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

  在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公司逐步建立起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ESG工作模式,全面保证公司ESG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在ESG风险管理方面,公司逐步将ESG风险融入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各业务在可承受的ESG风险范围内有序运作。在ESG投资理念方面,公司积极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将ESG融入投资条线制度建设,推动责任投资理念与公司投资业务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服务方面,10年来,公司发行绿色债券规模逾3000亿元。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司坚持节能环保原则,营造绿色、高效的办公环境,张江科技园数据中心成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中唯一一家成功通过国际权威最新标准金级认证的数据中心。

  刘健:申万宏源证券聚焦“研究、产品、融资、投资、交易、跨境、风控”等维度,构建“碳”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行动方案。一是积极构建“碳中和”生态圈,成功举办申万宏源资本市场碳中和大会,发布“申万宏源碳中和指数”;二是助力绿色企业开展资本市场融资,组建完成业内首支投行“碳中和”行业团队,成功保荐一批绿色企业上市和再融资;三是布局碳中和基金,与陕西、安徽、贵阳等地国有企业合作发起设立碳中和产业基金;四是打造碳中和产品。

  未来,申万宏源将继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金融布局。一方面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绿色金融服务,积极帮助地方绿色产业对接外部资源,推动相关产业整合与升级;另一方面将发挥研究优势,积极推动同业在绿色领域的合作,与其他金融机构一起推进绿色标准、绿色产品体系的建设。

  黄朝晖:证券公司一方面应积极发挥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业优势,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调整优化;另一方面要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碳交易市场建设等开展研究,助力构建绿色低碳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机制。

  中金公司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业务层面,通过投融资支持绿色低碳企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公司承销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超过1100亿元,设立多支绿色主题基金,累计投资70余个绿色行业相关项目。同时,公司围绕碳中和开展深度研究,举办了“碳中和2060”等论坛,出版著作《碳中和经济学》。在运营层面,公司倡导绿色办公、低碳生活、广植绿林,引领低碳新风尚。中金公益基金会生态碳汇林河北丰宁项目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行动,预计至2025年将在丰宁完成超过1200亩造林地共计逾13万棵樟子松的种植,助力构建北京生态屏障,保护京北水源地。

  上海证券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并再次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公司如何实现合规稳健经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贺青:国泰君安秉持“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合规经营才有未来”的理念,将“稳健合规文化”作为核心能力三支柱之一,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生命线。公司坚持文化引领,持续构建大风控“一体化格局”,将底线思维贯穿于经营管理、业务发展、合规风控、安全管理等全过程各环节;坚持建章立制,在业内较早建立“董事会—经营层—风控部门—业务单元”四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率先建成集团化、垂直化合规风控管理体系;坚持专业致胜,大力开展“国泰君安避险”业务,为企业提供各资产类别的风险管理工具,全面推动大风控数字化转型,实现了集团业务、机构、风险类型的全覆盖。

  周杰:合规经营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底线。海通证券切实履行公司作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法定责任,着力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合规风控等重点职能管控的前移与下沉,持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通过在全公司开展“合规内控文化建设年”,深植起“人人合规、主动合规、持续合规、全面合规”的理念,确保公司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刘健:申万宏源证券作为国有金融机构,始终坚持扛稳压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始终坚持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一方面,公司积极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重要职责,将合规稳健经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合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守法合规意识。同时,公司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科学的授权体系、健全的规章制度、有效的内控机制,持续强化内部自我约束。另一方面,公司牢牢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主动,扎牢夯实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健全风险识别、评估、监测、预警体系,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预见能力、应对能力、处置能力,有效管控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风险屏障。

  黄朝晖:中金公司始终坚持审慎稳健经营理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更加强调树立底线思维,坚决把风险防控摆在首要位置,努力实现风控能力与业务能力的同步构建、同步提升,以高质量风险防控为公司长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坚持从各项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扎实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内控体系、数据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内部制度体系;二是通过构建全方位风险管控体系,加强各业务线全流程的风险识别、度量、监控和防范,切实防控好各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是通过文化宣导、培训考试、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强化全员的合规风控意识,谨防大风险产生于小细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