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正在降温的市场上,三一与中联这两家中国工程机械领域最当红的同城公司短兵相接,由暗战而至肉搏。随着战事逐渐升级,三一意兴阑珊,将总部搬迁至北京,但也被认为是为了整合更大的资源。
激烈的竞争,让它们彼此成为对方无时不在的鞭子,逼迫它们超速奔跑 ,几乎同时从并不起眼的中部城市异军突起。但没有边界的恶战,却也让它们彼此被对方刺得遍体鳞伤。如何成为伟大的对手,值得中国公司们集体思考。
2012年11月23日,三一集团早餐会上,董事长梁稳根宣布将公司职能总部迁离长沙,并称搬迁将在两个月内完成。
作为工程机械领域名列前茅、旗下上市公司市值超过500亿的“大家伙”,如此重大的变化并不多见。更何况,搬家的决定如此仓促,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安抚配套企业,以致配套商们惊慌失措。
搬家的导火索,是一桩突然而来的案子。
2012年11月8日,刘兵在长沙被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警方刑事拘留的信息是通过其家人传到三一集团(下称三一)总部的。被捕前,他是三一重工市场部副部长。
“高层突然被抓,公司上下弥漫着不安。”时隔一个多月,三一重工营销总监陈志超向南方周末记者说起来仍然面色沉重。
后来,三一派人赶到汉寿县公安局了解情况,才得知4天前刘兵手下的员工黄镜明也被刑事拘留。二人涉嫌非法窃取中联重科(下称中联)商业秘密。
陈志超等人从警方处了解到大致经过。“黄镜明是在网吧和大学同学上网时被抓的。这名同学是中联前员工。刘则是在宾馆被抓。”
南方周末记者从中联员工处得到一份内部教育材料,记载了事件经过。2012年5月至11月,中联安装在汉寿工业园的公司服务器频繁遭受入侵。入侵者使用一名前中联员工账号登录。此账号在2012年3月份便被中联停用,却奇怪地取得了中联服务器最高使用权限,查询设备档案数万次。监测中心发现,三一市场部调研员黄镜明QQ登录IP与该账号一致。
黄镜明使用的账号,来自他的同学甘翰宇。甘是中联前员工,2012年6月份,他将在离职前收集的信息发给黄,包括登陆中联售后系统的账号及姓名等信息。黄逐一试着登陆,最终用案发时使用的账号进入了系统。黄镜明将得到的客户资料和设备信息提供给了上司刘兵,刘共支付其18万元。
最终,黄镜明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刘兵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分别被汉寿县公安局刑拘。
南方周末记者向三一核实相关情况时,法务部工作人员称此案正在调查当中,情况还不清楚。他称,“公司不可能授意员工做违法之事,如果有也是个人行为。”
中联则拒绝接受采访。但该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信誓旦旦地表示,“既然公司拿出这份资料,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事实肯定没问题。”
尽管此案结果还无定论,但却成为三一搬家的导火索。“此案应属长沙警方办理。汉寿警方越过长沙警方抓人,而且办案存在明显违规行为。中联领导人老家便是汉寿,让人怀疑有打击三一之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一管理人员称。
刘兵的被捕引发恐惧。“如果这样随便抓人,罪名完全可以按此类推到三一管理层任何一人头上,包括梁总。这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搬离长沙。”陈志超说。
此时,三一与中联的多年暗战亦浮出水面。对于这两个工程机械行业的同城对手来说,如何取得对手的商业信息,从而给予精确打击一直是两家公司近年来矛盾的焦点。
双方混战
当工程机械市场随着火热的建筑业一路飙升时,三一和中联各自忙着扩张,矛盾并不突出。从2010年开始,经济环境骤变,市场萎缩。双方短兵相接。
“三一与中联最为激烈的竞争集中在混凝土机械领域,多年来实力不相上下。经济萎靡时,市场会向寡头企业靠拢,此时谁能争到更多市场份额,就能一举把对手抛开。双方都认识到这一点。”中联一位内部人士称。
2011年,中联准备发布80米臂展泵车为公司庆生。三一知道其信息后,马上将其76米的泵车改成86米,提前发布。
“在业界做第一,有广告效应。三一既宣传自己,又打击了中联。”上述内部人士称。此后,中联找了山西一家泵送公司销售80米泵车。三一赶在中联之前将其86米泵车直接开到买家院子里,抢走了这单生意。中联不得不另找买家。
商战并不只针对中联。三一内部也并不平稳。梁稳根曾公开宣称三一在长沙已无任何秘密可言。由于担心被监听,他被迫在公共场所开重要会议,例如办公室外露台或者三一园区内的亭子。
据中联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得到对手商业信息有一些“常规”办法。例如,有客户到访中联,三一的人会在中联麓谷工业园对面小山头上,用望远镜看园内显示屏信息。“屏幕上会打出欢迎某某公司某某领导莅临的信息。三一收集后,即可与该客户联系。”
三一也发现,中联曾故意安排员工在机场接机时混迹于客户群中。一名司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12年7月初,他们前往机场接待来访客户,工作人员发现客户人数与计划不符,随即打电话给客户所在地的业务人员,最终发现一名混迹其中的中联重科的员工。
南方周末记者得到警方一份案卷,也印证了这类现象。案卷显示,2010年,三一重工内蒙古分公司员工通过客户掩护,混入中联重科参观。中联发现后双方发生冲突。
双方混入对手园区的事情时有发生,但这远非信息战的全部。
情报战升级
中联内部材料中提到三一曾成立一家叫新洛普的咨询公司,非法窃取中联等34家同行企业商业秘密。
南方周末记者得到的新洛普公司成立计划书显示,2007年,三一提出了成立咨询公司的构想。这是独立于三一之外的第三方信息搜集公司,为的是“实现竞争情报搜集的同时,规避法律风险,即使出现纠纷,集团也可置身事外”。
这家公司由三一集团全额出资,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三一集团秘密派人挂职,公开身份不能与三一有任何关系。核心人员为市场策划部市场调研人员。
新洛普成立的重要目标是搜集三一集团主要竞争对手内部信息,逐步建立三一集团主要竞争伙伴信息监控体系,辅助完成各类调研。信息情报费分为“重点竞争伙伴内线”和“一般竞争伙伴内线”,月费用分别是6000元和3500元。
南方周末记者还得到一份三一重工经营计划总部营销本部的工作协调函,时间是2009年。营销部称“已在主要竞争伙伴起重机分公司建立内部信息渠道,提供起重机的月度销售客户明细”。他们希望三一重机公司负担信息费,每月8000元。后面附有相关部门领导签字。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另一份新洛普员工的报销资料,则清楚显示了每月针对国内外竞争对手信息收集费用。信息包括对手销售数据、客户明细、应收账款、现金流等,报销金额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一名前中联工作人员称,新洛普公司收集对手信息最主要手段是收买。南方周末记者得到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记载了三一向中联工作人员收买情报的案例。2009年,三一重工员工文成(也是新洛普成员)为了收集中联营销资料,化名为某网站员工,打电话给中联混凝土分公司营销管理员张俊。
文成要张俊提供中联混凝土机械公司营销信息,并承诺付给每月5000元。张俊通过手机拍照或者打印的方式将大量信息提供给他。事发后,张俊被判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刑一年,缓刑两年。
多名中联内部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称,中联已经发生多起工作人员贩卖资料谋取私利的事情,现在中联重要资料都不通过公司论坛传递。
事后,三一向长沙市公安局发去一份求情报告,称文成的事情公司并不知情,是文成的私人行为;公司会加强管理,希望能从轻处理。最终事情不了了之。
关于文成的事情,三一重工宣传文化部副部长施奕青提出一个疑问,公安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他竟拥有中联的集体户口。“不排除是中联派到三一的卧底。”
他称,“很可能这都是员工自发行为。公司严禁员工违法犯罪。我们发现有些竞争对手的员工私下里互相买卖公司资料,以此谋取私利。”
中联拒绝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要求。但中联一位内部人士称,新洛普公司被警方查处是因为其购买大量跟踪、监听设备,“设备刚拿到长沙就被警方查没,新洛普公司也因此停止运作了”。
南方周末记者拿到的三一购置设备请示上,包括录音笔、无线针孔摄像机、监听器等。
但施奕青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三一没有成立过新洛普公司,不了解相关情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