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千年“茶叶之路” 古驿站上的“软实力”

李爱平中国新闻网

  在视野开阔的草地上,一处形迹已模糊的“土坳”被蓝色网围栏紧紧圈着。这处“地标”即是见证中蒙俄千年“茶叶之路”兴盛的伊林驿站古遗址。

  古遗址距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城区约9公里,当地政府为更好挖掘其历史价值,就近新建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

  “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外宾的身影,‘五一’到‘十一’的黄金期,不时有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地的民众来参观,也有做研究的学者”。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讲解员韩彬直言,为了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她们的讲解词从简单的三至四页,一直“扩容”到现在的50多页。

  据史料记载,作为中原地区通往蒙俄最重要的伊林驿站,从明清时即有一批批赶着骆驼的茶商经此走向蒙古高原。该古遗址与福建武夷山的茶叶之路起点相呼应,成为中国国内茶叶之路的终点。

  中国著名作家邓九刚还以此为题材写过《大盛魁商号》、《茶叶之路》等作品。并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毫无疑问这处古遗址具有不可阻挡的文化“软实力”,正在吸引着中蒙俄三国各界民众的关注。

  据官方数据显示,仅2016年前4个月,这处古遗迹及博物馆接待游客14940人次,而这一“淡季”的数据,比上年增长了326.5%。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市从2015年起除参与国内8省区文物部门开展的“茶叶之路”申遗工作,还参与河北、福建等8省区及蒙俄相关部门协商成立“中蒙俄茶叶之路旅游联盟”的相关事宜;开发了北京—二连浩特—乌兰巴托—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莫斯科的旅游专列。

  二连浩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立华透露说,二连浩特作为中俄蒙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随着近日《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共同总体方案》在乌兰巴托正式签署,“茶叶之路”这一文化品牌,势将在“中国向北开放”、“一带一路”征程上更有作为。

  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盖志毅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地官方应在打造“茶叶之路”品牌中,更多拓展伊林驿站古遗址的内涵与外延,“在保护好古遗址的基础上,通过影视文学提升相对应的历史价值,做到可持续”。(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