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10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992,较前个交易日继续上扬;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在即期市场依旧延续上周强劲的上涨态势,盘中更是一度逼近涨停上限。不过,不少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如此强劲的升值态势只是短期现象,中长期而言,人民币对美元更将凸显双向波动的态势,且可能有所走弱。
除人民币外,多国货币也出现涨势,昨日,韩国央行和金融监督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3个月,韩元对美元累计升值4.4%,创下同期全球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升值幅度的最高值。同期,马来西亚令吉对美元升值幅度为4.1%,居第二位;新加坡元对美元的涨幅也达到3.6%。
人民币升值预期升温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6.2992的汇率中间价,创5月11日以来的新高。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系统尾盘报收6.2436,较上周五继续上扬,盘中最高触及6.2371,几乎再度触及昨日6.2362的波幅区间上限。上周四,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系统在6.2417涨停。而从7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经达到2.5%。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近期大规模流入香港等亚洲市场的国际资本,其中一部分可能已经流入内地市场,这些国际资本的流入是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的最大推手。不过,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公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为710亿美元,为连续第二个季度出席逆差,并较第二季度412亿美元的逆差有所扩大。
“一般而言,经常项目收付与资本项目收付相互抵消之后体现为结售汇,而9月份的结售汇体现为顺差,因此人民币的确存在上升的条件。”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而推涨人民币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资者始终喜欢‘追涨杀跌’的操作方式。”
“而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升温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欧美国家仍频频出台量化宽松举措,并且美国、日本均面临财政悬崖危机。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高于7%的增速相对其他国家依旧具有优势;更重要的是,目前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触底,接下来不会再直线下行,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投资者不再需要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奚君羊进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