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聚焦金融驱动力 寻找碳中和实现路径

石智男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书名:《零碳金融》

  作者:王广宇

  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

  ● 石智男

  2021年被称为“双碳”元年,在全球范围内各国达成了以“碳中和”为代表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共识,我国也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并相继出台了“碳达峰”“碳中和”两个工作顶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行业迎来了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双碳”目标下,如何顺势而为?近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发行,华软资本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宇所著《零碳金融:碳中和的发展转型》一书,通过对“绿色金融”“碳金融”“转型金融”“碳足迹”“气候金融”“绿色溢价”“碳产权管理”等行业前沿问题的介绍与分析,论述金融资本如何“转绿”,如何引领低碳零碳科技发展,从而使社会实现规模化绿色产品和服务,实现“双碳”目标。

  三金融作用域协同发力

  作者结合多年金融实战经验提出,零碳金融是应对碳中和的全新金融生态,金融支持企业实现“零碳化”调整主要有三个作用域:绿色金融、碳金融以及转型金融,尤其着重论述了后者这一新兴领域的理念、作用、运行机制及意义等。

  绿色金融指有特定“绿色”偏好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体制安排和产品创新,将更多资金投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自主研发循环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降低污染性和高耗能企业及项目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是银行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前者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清洁能源,后者主要投向国有企业。目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很迅速,但总体规模有限,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

  碳金融主要指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的金融市场业务。我国在多年试点基础上,正在设计和推出明确的碳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出台了相关制度安排。除排放权交易外,碳金融衍生品、期货、质押融资领域中都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新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指出,一旦把碳排放配额确定为碳排放资产之后,其可成为会计处理中的公司资产,因此可以对其进行质押融资,这也打开了碳金融与绿色金融的业务创新空间。

  转型金融是“碳中和”目标确定后金融业界面对的新挑战、新问题。当前,业界对它的定义还没有达成一致,有关研究也刚刚起步,但总体来说,转型金融是为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清洁高效的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体系,金融市场应对做出的主体业务调整。

  数字化减排助推企业“转绿”

  在厘清“碳金融”相关概念及运作机制后,本书从数字化减排的角度出发,提出实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必须靠政策、技术和市场三者合力完成:政府出台科学的政策,科研部门提供创新技术,企业家提供市场和商业发展。作者尤其强调企业家角色之重。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化浪潮给全世界每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同样,数字化转型也为碳减排提供了巨大推力。除去数字化支持金融部门构建碳市场、促进碳交易、核算碳足迹,提高市场效率而产生的补充效益外,数字化减排体现为降低数字产业自身碳排放的直接效益,以及推动其他产业减少碳排放的间接效益。

  在直接效益方面,数字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本身对减排和污染防治领域较重视,在中国数字经济将长期占据最大、最具潜力的产业地位,特别是智能制造、智能农业和移动智能等领域,减排积极性较高。如何发展更低能耗的数字产业,更好规划、建设、运行数字城市网络,如何依靠人工智能(AI)提高能耗管理水平,都是未来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研究方向。在间接效益方面,数字化可以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改进能源配置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替代程度,促进传统能源消费效率提升。

  作者指出,金融服务实体、投资注入实体的关键都是企业家,企业家群体在“双碳”转型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推进在零碳产业中的规模化应用,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改变未来的科技——在实现碳中和问题上,企业的作用最特殊,企业家精神也是最为稀缺和重要的。如果没有企业或企业家的介入,碳中和可能只停留在口号层面。

  当前,“碳中和”的政策、法律制度和发展环境正在完善,新一代企业家应以更强的使命感响应国家号召。低碳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和零碳金融的赋能,为企业进行低碳绿色转型提供了高水准舞台。从企业家角度来看可以“重做一遍”:数字化转型重做一遍是重新界定客户、产品、品牌、渠道和利益相关者,低碳转型重做一遍则要在节能减排、创新产品、推动低碳消费的行动中,开拓新发展道路,做出新商业模式。中国和国际社会目前处于合作的关键时期,企业家承担着连接本土和国际市场、联通中国和全世界的职责,应该把握国际气候合作的良好主题奋发有为。只有更多的企业家躬身入局,更多转型金融和零碳金融的举措涌现,更多创新颠覆性科技发明出现,更多绿色可持续企业才能得到发展,“双碳”目标和高质量经济发展才能够更快实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