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铁矿石2018年度投资报告: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

和讯名家

  文丨张国庆一德期货黑色事业部矿石组组长

  一、2017年行情回顾

  1. 走势回顾

  回顾2017年,铁矿石价格走出了一波宽幅震荡的行情。今年上半年,随着铁矿石港存的不断增加,价格大幅下跌,可以说,铁矿石上半年的走势与铁矿石自身的基本面逻辑相符,而下半年的6-8月份,铁矿石市场出现了库存与价格齐涨的现象,这一时间段的铁矿石价格主要受钢材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连铁1801合约在8月22日创出609.5元/吨的高点后,价格开始持续下滑,展开了新一轮的跌势,这一轮跌势的主逻辑是钢厂的冬季限产,将抑制铁矿石的需求。而时间进入11月份以后,市场发现钢厂减产不及预期,在钢厂持续高利润的情况下,重燃了大家对于高品矿需求的预期,连铁1801也于10月30日的421的低点开始反弹,截止目前看2017年铁矿石的价格呈宽幅震荡偏弱的趋势。

  从铁矿石的价格结构上看,2017年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掉期合约间的价差长期处于较低位置,将掉期市场的跨期套利空间几乎挤压殆尽;港口现货市场,高低品矿价差也屡屡创出历史新高。

2. 铁矿石供应与库存

  2. 铁矿石供应与库存

  2017年前11个月铁矿石进口量为98960万吨,同比增加5384万吨,增幅6%;预计12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9738万吨;2017年全年铁矿石进口量为108698万吨;较2016年的102471万吨;增加6227万吨。

二、 供应评估

  二、 供应评估

  1. 国外矿山增产持续,且增产以高品矿为主

  预计四大矿山在未来的2018年将继续增产,主要增量来自淡水河谷的S11D项目及力拓的新增项目Silvergrass(勒姆迪三期)。必和必拓总体供应平稳,而FMG的产量有可能会小幅下降。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Vale:

  S11D即将进入丰产期,并且随着配套物流设施以每季度2%的速度不断完善,运力将继续提升。但随着公司计划降低高硅产品的产量,南部和东南部系统减产将部分抵消北部系统(S11D)的增产影响。Vale在其三季报中重申其长期目标为年产4亿吨不变。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力拓:

  力拓的Silvergrass(勒姆迪三期)项目的传送系统试运行已于10月份开始,预计本年四季度完工,将于2018年达到丰产,整个勒姆迪矿区共计增加2000万吨/年;AutoHaul 项目目前已超50%列车里程实现自动化运行,整个项目预计2018年底完成,项目将缩短成品矿运至港口的运输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力。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BHP:

  2018年,金步巴矿区产量将继续创新高;同时,今年三季度新建多个加工厂,同时给料速率趋于稳定,带来了各矿区生产力的提升;2017年6月鲸背山选矿厂大火导致了较低的露天堆场库存,但三季度堆场库存已补充完毕,预计2017年四季度部分堆场库存将有所下降。总体来看,短期内产量微增趋于稳定,但是BHP在继续向相关部门争取获取产能提至2.9亿吨(全口径)的许可,预计2018年底可获批。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FMG:

  FMG预期短期内高低品价差将维持不变,但对未来其产品的性价比凸显充满信心(FMG认为高低品价差将缩小),而且其在2018财年(2017三季报)开年报告中未提及1.7亿吨的发运量预期,结合其公司利润最大化的战略要求,预计其2018年全年发运量将减小。

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上半年,四大矿山中除FMG的销量有可能小幅下降外,其余矿山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大矿山预计2018年上半年销量合计为5.37亿吨。

  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上半年,四大矿山中除FMG的销量有可能小幅下降外,其余矿山销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四大矿山预计2018年上半年销量合计为5.37亿吨。

2. 从供应节奏考虑,矿山销量从一到四季度逐渐增加

  2. 从供应节奏考虑,矿山销量从一到四季度逐渐增加

  从季节性来看,澳洲正常年份的一季度及二季度初为传统的飓风季节,矿山会配合安排相应的检修,以减少发运量。4月份开始直至年末,气象条件较为适宜矿山生产,产出及发运量都将在二季度开始恢复并于三四季度达到并维持相对高位。

  我们从上节的四大矿山销量图中,也可明显的看出这一季节性规律。因此,我们认为2018年一季度,铁矿石港口的库存有可能由于发运量的减少而下降。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3. 国产矿产量将趋于平

  由于政府的环保因素,国产矿的产量于2017年四季度出现大幅下滑,导致某些内陆地区钢厂到港口采购进口铁矿石,从某些内陆地区钢厂2018年开始购买长协进口矿的情况看,国产矿产量难以增加。

三、铁矿石库存分析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三、铁矿石库存分析

  1. 总库存

  本周各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进一步上升,45个港口的铁矿石库存达到了1.42亿吨,各港口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就目前的库存增速看,考虑到一季度矿山因季节性发货量减少,至限产季结束,港口库存约为1.52亿吨,低于1.6亿吨的预期。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2. 库存结构

  从港口库存结构来看,高低品价差虽从高点回落了一些,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说明钢厂在高利润情况下,仍偏向于使用高品矿。而块矿溢价回落幅度较大,主要与近期港口块矿集中到港,库存增加有关。

从贸易集中度角度看,贸易集中度变化还是趋势与铁矿石价格的变化趋势几乎通向,当贸易集中度变大时,铁矿石价格相对坚挺,如果贸易集中度持续升高,铁矿价格将由于货源垄断而上涨。2017年上半年,贸易集中度从今年初持续下降,并在低位徘徊。时间进入7月份以后,贸易集中度开始回升,并于四季度创出近两年新高。这与今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现年震荡反弹的趋势基本一致。2018年一季度,由于矿山发货量的降低,会导致大贸易商销售手中库存,从而降低贸易集中度。

  从贸易集中度角度看,贸易集中度变化还是趋势与铁矿石价格的变化趋势几乎通向,当贸易集中度变大时,铁矿石价格相对坚挺,如果贸易集中度持续升高,铁矿价格将由于货源垄断而上涨。2017年上半年,贸易集中度从今年初持续下降,并在低位徘徊。时间进入7月份以后,贸易集中度开始回升,并于四季度创出近两年新高。这与今年上半年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现年震荡反弹的趋势基本一致。2018年一季度,由于矿山发货量的降低,会导致大贸易商销售手中库存,从而降低贸易集中度。

四、铁矿石需求端

 

铁矿石 · 四大矿山增产项目对原料供应的影响丨2018年度投资报告

 

  四、铁矿石需求端

  1. 由于钢厂冬季限产政策,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进入限产季后大幅下降,全国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不含淘汰产能)处于历史低位,因此,进口矿烧结粉矿的总日耗也处于历史低位。

2. 北方及内陆地区钢厂,因担心冬季运输问题,近期开始补库,导致11月最后一周的日均疏港量有所回升。但进入12月以后,钢厂补库告一段落,预计日均疏港量再度面临压力。

2. 北方及内陆地区钢厂,因担心冬季运输问题,近期开始补库,导致11月最后一周的日均疏港量有所回升。但进入12月以后,钢厂补库告一段落,预计日均疏港量再度面临压力。

  2. 北方及内陆地区钢厂,因担心冬季运输问题,近期开始补库,导致11月最后一周的日均疏港量有所回升。但进入12月以后,钢厂补库告一段落,预计日均疏港量再度面临压力。

3. 目前,国内钢厂的进口矿库存平均可用天数在30天以上,短期内,除非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否则钢厂维持随用随采的策略,不会大量增加库存。

  3. 目前,国内钢厂的进口矿库存平均可用天数在30天以上,短期内,除非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否则钢厂维持随用随采的策略,不会大量增加库存。

4. 废钢:2016年,我国废钢铁消耗为9010万吨。2017年我国钢厂废钢消耗量大幅增长。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6.3873亿吨,同比增加3495万吨,增幅为5.8%;废钢铁消耗总量为1.0123亿吨,同比增加3653万吨,增幅达到了56.5%。

  4. 废钢:2016年,我国废钢铁消耗为9010万吨。2017年我国钢厂废钢消耗量大幅增长。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6.3873亿吨,同比增加3495万吨,增幅为5.8%;废钢铁消耗总量为1.0123亿吨,同比增加3653万吨,增幅达到了56.5%。

五、总结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就铁矿石自身的基本面而言,供大于求的状态难以改变,矿山增产趋势将持续。而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铁矿石需求将进一步向高品矿转换。在采暖季限产的大背景下,钢材市场表现出供需两弱的局面,后期市场的主要热点仍在于需求下降与供应限产孰强孰弱的问题。由于钢厂的高利润,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钢厂具备足够的灵活性。目前,采暖季限产对于铁矿石需求的悲观预期已经在盘面实现,2018年在钢厂的高利润为铁矿石价格提供了一定的支撑,连铁1805合约420元/吨的低点,基本可认定为强支撑位。在铁矿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铁矿价格的波动将主要跟随钢材价格的波动。铁矿石价格跌破前低的前提是钢材价格大幅下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德菁英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