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金+券商+企鹅团队创业 一起牛平台如何重构证券行业生态?

张莉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 据悉,深圳齐牛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齐牛金融”)将旗下产品“一起牛”互联网证券社区升级后,在自媒体发出了“将重构证券行业生态”的宣言。

  据了解,齐牛金融在互联网证券业务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一方面,跟齐牛金融合作的券商超过40家,业务想象空间大;再而,齐牛金融创业团队由前十大基金公司、券商和腾讯的前骨干组成,阵容豪华;更重要的是,齐牛金融旗下产品“一起牛”目前已经成为了部分券商投顾的获客、服务客户的利器。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重构”只是一个噱头,新一轮的证券业务互联网化大潮在2014年就启动,但是至今仍未见行业生态有何变化。在高度监管的行业里面谈“重构”只是纸上谈兵。

  潜伏两年“豪赌”注册制

  齐牛金融希望通过自己的牵线搭桥,促进A股投资机构化的进程。

  “2015年牛市的时候,散户很难找到专业投资者进行咨询,只能听从亲戚、好友或者网上的所谓牛人的建议进行操作。一方面,居民理财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提供投资建议的人的专业能力良莠不齐,这种现状给我们提供了机会。”前汇添富基金电子商务部总监、齐牛金融杨纲指出。

  另一方面,随着注册制的来临,散户对专业人士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去年12月份,证监会宣布将在两年内,授权对拟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开发行实施注册制度。注册制一旦落地,将深刻改变中国资本市场。A股有望从壳资源时代步入价值投资时代。

  注册制下,散户投资者如果不依靠证券公司、公募、私募基金等机构的专业人士的帮助,基本上不可能对优质企业进行甄别和筛选,机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以香港为例,香港本地、外地个人投资者证券交易成交额占比不到三成,而A股自然人投资者交易额占比超过八成。八成到三成,正是A股投资机构化的过程,投顾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将成为转型启动的标志。

  也正因此,齐牛金融从成立之初,就成为了风险资本眼中的“香饽饽”。近乎奢华的创业团队、广阔的市场空间吸引到了来自腾讯创始人曾李青超过千万的天使投资,这笔投资也被曾李青认为是2014年的“得意之作”。

  齐牛金融内部人士指出,在“一起牛”产品上线之前,就诸多国内、国际的风险资本有投资“一起牛”的意向。“风投跟我们其实都是在豪赌金融改革带来的巨大市场,例如注册制、投顾代客理财业务重启等。”上述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互联网魔术:投顾分身术

  “重构”投顾业务,是齐牛金融迈出的第一步。杨纲对记者表示,齐牛金融要玩一个“魔术”,把一个投顾变成三个用。

  权威数据显示,目前证券公司共有3.2万的投顾,而A股的股民人数超过1个亿。也就意味着如果投顾跟股民完全对接,平均一个投顾需要服务3000名股民。但是有统计显示,目前业务能力较强的投顾服务的股民也才1000名,一般的投顾服务的股民在100名到1000名不等。

  投顾服务股民的“痛点”是服务渠道和手段的欠缺。目前投顾服务客户的渠道主要是电话、微信和QQ等,“忙不过来”是投顾工作的常态。

  “通过传统的渠道要让一个投顾服务3000名股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投顾服务客户并无系统性的渠道和工具,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构这个服务体系,打造一个全新的投顾和股民的生态环境,我相信会有一部分有能力的投顾能服务到3000名客户。”齐牛金融创始人杨纲说。

  上海某券商李姓投顾告诉记者,他是“一起牛”的第一批用户之一。“借助一起牛的流量来展业比传统的展业方式轻松得多。从开户量来看,我使用半年以来月均开户量比以前提升了超过3倍。另外由于服务客户工具的便捷,我可以同时管理几千名客户。”该投顾表示。

  目前齐牛金融旗下的社交投资平台“一起牛”解决了投顾服务的部分难点,平台的流量和”有问必答”功能帮助投顾提升了获客效率,组合、观点模块解决了投顾通知客户的时效性问题,针对股票投资打造的直播间能让投顾群聊更方便,开户通道帮助投顾把平台用户转化为自己的真正客户,为所在的营业部贡献业绩。

  “重构”边界遭质疑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高度监管的行业里面谈“重构”只是一个噱头,而且互联网能够介入的仅仅是投顾、经纪业务,其他业务介入的难度较大。该人士指出,齐牛金融并非最早与券商合作的互联网社交平台,近年来同类平台频频与券商合作,合作店也仅在开户和交易,除此以外并未有延伸。

  对此杨纲回应说:“我们重构的是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给券商和用户提供更专业的工具,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投顾业务本身,在现有监管体系里头仍有较大的创新空间。”杨纲说。

  “我们有的投顾已经深谙互联网获客之道,例如开始组建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团队,更全面及时地服务客户。这类有创新精神、强悍执行能力的投顾的业绩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杨纲说。

  杨纲指出,另一方面,投顾业务互联网化之后必然造成投顾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服务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投顾才能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客户。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投顾的专业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关于重构边界的之一,杨刚认为,对于证券公司而言,投顾能够触及的业务不仅是投资咨询,部分投顾跟资产管理业务也相通。把投顾和客户之间的生态环境搭建好,自然会有业务延伸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