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适度乐观 均衡配置

招商证券基金评价与研究小组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0月A股市场先扬后抑,各类权益指数小幅收涨,中小盘风格指数表现相对占优。大盘指数中,上证50、沪深300分别上涨1.9%和2.0%;小盘指数表现更优,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3.4%%和3.5%。行业板块走势差异明显,农林牧渔行业月涨幅高达15.7%,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中,银行、轻工制造、医药生物等行业月涨幅超过3%,而有色金属和国防军工两个行业的月跌幅则超过3%。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

  2019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0%,比二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前三季度GDP名义增长7.9%,比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GDP增速回落,原因在总需求冲击。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尽管三季度后逆周期调节发力,基建投资增速开始回升,但房地产调控仍较紧、制造业景气预期仍低迷;其次是社零增速处于相对低位,尽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比上半年有所提升,但汽车消费在短期内难以回归高增长态势。

  展望2020年,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团队认为,2020年整体经济走势的判断是前低后稳,上半年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的改善将暂时缓和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一旦经济下行压力放缓,那么投资方面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就有可能下降,但下半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将逐步上升,因此预计经济增速在上半年反弹后保持相对稳定的可能性较高。

  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来说,偏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QDII基金(包括主要投资港股的基金)的资金分配可依照4:3:2: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对于风险偏好中等的投资者来说,则可按照3:3:3: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来说,则可按照2:3:4:1的比例为中枢进行配置。

  偏股型基金:

  关注科技、医药主题基金

  2019年11月,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延续此前的判断,即短期内市场缺乏明显的催化,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对A股两年半上行周期的判断并未发生变化,需要静候新一轮行情的催化剂。三季报公布完毕,各行业业绩基本符合预期。短期货币调控取向于谨慎,市场利率快速上行。由于前期浮盈较多,绝对收益型产品有较强的减持动力。重要股东减持规模较大,年底到明年初迎来解禁高峰。好在11月MSCI再一次扩容,北向资金充当“稳定器”的作用。盈利数据仍相对一般,把握细分景气改善的方向,布局2020年高景气周期成为当下的较优选择,重点推荐以下几个配置方向:科技、低估值地产建筑、券商+金融科技、医疗保健。

  对于投资标的选择上,仍建议投资者关注科技拐点带来的新兴产业布局机会,选择选股能力强长期业绩表现相对稳健的科技、医药主题基金,辅以低估值的金融地产主题基金,构建均衡基金组合。

  债券型基金:

  配置低风险型债券基金

  招商证券债券研究团队认为,考虑到实际增速指标短期呈现震荡特征,未见大幅滑坡迹象,债市宜保持谨慎,本轮调整幅度暂不宜低估。

  考虑到基金申赎成本与投资周期,短期债市机会难以带来可观的收益增强,因此建议投资者主要关注债券型基金的配置价值,选择以获取稳健收益为目标的低风险型债券基金,用于平滑组合波动。同时,需关注基金公司信评团队实力,规避信用风险。

  货币市场基金:

  可选择场内货币ETF产品

  10月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900亿元,延续9月边际收敛的状态。10月28日-11月1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5900亿元,创3月以来最大单周净回笼规模。此外,在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央行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总体来看,月中央行净投放以对冲缴税高峰和债券发行缴款,而在月初和月末则呈现持续净回笼状态。受此影响,DR007月初回落后月中开始回升,全月较月初小幅上行。

  对于投资标的选择上,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及收益优势的货币基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可以选择场内货币ETF产品;如果持有期较长,也可以考虑收益具有相对优势的短期理财产品。

  QDII基金:

  关注黄金ETF等避险资产

  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降息周期,美联储进行年内第三次降息;欧洲央行重启QE,印度央行已经5次降息,澳大利亚央行已经3次降息。目前,德国、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处于负利率状态,美国长期国债实际收益率在0附近徘徊,随着美联储继续降息,2020年美债实际利率也很有可能进入负利率状态。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负相关,黄金的配置价值值得关注。

  出于风险分散的原则,仍建议高风险的投资者配置一定仓位的海外资产,重点推荐关注黄金ETF等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个基选择方面,建议投资者选择具有丰富海外管理经验、投资团队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