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兴证全球基金陈红:资产吸引力或将向债券倾斜

徐金忠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徐金忠)市场尚在回味2020年权益资产的“大丰收”时,新年开门红,上证综指一度站上3600点。最近充斥着对市场的各种遐想。而另一方面,固收+产品热度不减。日前,兴证全球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助理陈红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周期的角度来说,目前仍处于经济复苏的阶段,大宗商品、股票这一类资产的吸引力依旧占优。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股票的估值在一个比较高的历史水位线上,而债券收益率的上升趋势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资产吸引力或在不久的将来向债券倾斜。”

  公开资料显示,陈红是拥有15年资管行业经验的女将,在绝对收益投资策略领域深耕,历任产品研究、保险、专户投资。陈红也即将是兴证全球基金又一名从专户投资转型的老将,据公开资料透露,陈红曾管理权益、固收、固收增强、可转债、可交债等多品类、不同客户对象的专户产品。丰富的保险、专户管理经验,塑造了陈红应对市场环境、复杂产品类型的能力,尤擅长以多策略资产配置追求组合绝对收益,改善客户投资体验,成就有“生命力”的产品。

  资产配置与再平衡 打造有生命力的产品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已经有了足够的钱为家庭设立一个信托,希望将财富传承给多代人,他认为最好的资产组合就是能够在所有经济环境中都表现良好,这就意味着从宏观角度出发,打造一个有能力抵抗不同风险、拥有长期生命力的资产配置,便有了“全天候资产组合”,也是达利欧所说的“投资圣杯”。

  可以说,陈红在过往多年的专户投资管理中,底层思维就是类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策略。这种投资策略的核心有两个,一是要多个无相关性甚至是负相关性的资产回报流,进行充分且有效的分散化投资;二是要不断平衡资产组合,使得不同资产回报留在一定固定中枢,以防单一资产过热而来的波动风险。

  “简单地说,我的投资框架是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结合自下而上的个券选择。”陈红拆解道,“自上而下可以理解为以美林时钟为基础,以宏观经济背景做判断,衡量不同资产的吸引力。市场总是波动的,但市场也总是围绕某一个中枢去波动。”陈红对市场的理解是,市场有时候会出现偏离,甚至有时会偏离很多,尤其是在宏观信号出现变化时,面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极值和极端情况,基金经理的投资更是要尊重常识。“比如说2013年的通货紧缩,2018年的信用收缩,2014年和2016年的流动性拐点,宏观指标是我感受经济热度、调整资产、平衡组合的基础。”

  陈红谈到,估值在其投资框架里会占到很大的比重。“除了极值情况判断大类资产的热度,当均值回归到中等水平时,没有特别的宏观信号出现,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自下而上的个券选择上面。目前这个阶段,顺周期的行业可能表现更好,重点关注价格上涨带来的企业盈利改善。”

  绝对收益投资老将 开启新里程

  谈及深受启发的一本书,也能窥见陈红多年来投资管理的底层思维,以及对其管理产品的期许。“《机构投资者创新之路》一书中,史文森用了两个章节的篇幅分析了他所管理的耶鲁捐赠基金的资金性质、投资组合目标和约束条件。在深入思考客户的需要以及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基础上,再谨慎地去构建投资框架。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陈红表示。

  在多年的保险投资、专户管理中,陈红不断实践、巩固这一底层思维。于陈红而言,投资需要从客户出发,以专户投资为例,基金经理需要面对不同需求的投资者。“从投资目标的角度出发,专户相对于公募而言,可能难度更大一些。因为专户投资需要面对个人客户、机构客户,不同客群的投资范围和目标不一样,可能保守也可能激进。再加上每个组合的建仓时点、持仓情况也不尽相同,需要考虑的问题较为复杂,当然这也充分锻炼了产品管理者多元策略投资的能力。”陈红表示。

  不过,过往十余年的绝对收益投资经历,为陈红提供了应对未来挑战和问题的坚实基础。“过往十余年的市场经验,给我一个重要烙印就是,学会了和极端化的市场相处。”陈红回顾称其2008年入行便遇到了通胀和债券收益率的顶点,之后利率下行,经济和通胀向下疾走。2009年又碰见了权益市场上涨和债市下跌,这一周期直到2011年通胀才见顶。之后又依次经历了2013年的去杠杆和“钱荒”、2015年市场的巨幅震荡,以及2018年的再次去杠杆等等,“这些极端的市场状况,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对风险比较敏感,在组合构建中习惯对风险做提前和充分的预判,不会选择在大概率出问题的地方停留太久。”陈红介绍称。

  据了解,陈红即将开启新里程,理财产品净值化的当下,陈红即将加入公募基金管理的大军,服务于稳健投资目标的更为广阔的客户群体。“过往投资经验来看,我的管理目标可能不像偏股型产品那样耀眼,也不像债券类产品那样平整,整体而言是希望相对平稳的情况下,提升个人或者家庭资产配置的体验,做有生命力的产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