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好买基金:顶级策略“私有化”非行业之福

好买基金 曾令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业内一线量化私募机构推行“顶级策略”的“私有化”,把最有效、盈利最高的策略主要应用于自营盘。这一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发展的必然

  如果抛开其它一切因素,把私募行业当成纯粹的生意来看,私募的核心壁垒是管理人创造收益的能力,好比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私募把核心能力兑现可以选择替客户理财,得到的是管理费和后端提成;也可以给自己管钱,直接实现收益。那么,最终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发展的阶段和自营规模的大小,一旦自营足够多的钱,那么策略“私有化”就成了显而易见的选择。

  量化私募界的标杆——大奖章基金,也有这段历史。1993年该基金规模达到2.7亿美元时,基金经理西蒙斯就果断地停止了基金认购。由于异常突出的收益率,基金规模仍然快速扩大,5%的基金管理费已经属于同业之最,从2002年开始,西蒙斯又将超额表现奖金由行业普遍的20%,提高到36%,随后又进一步提高到44%。同一年,大奖章基金开始陆续退还外界投资者的资金,到2005年年底,基金的投资者只剩下了原来文艺复兴集团的员工,西蒙斯占大头。

  所谓高性价比策略,大都是一些量化高频策略,通过高频交易取胜,从过去的净值曲线来看,波动小,收益高,天然的劣势就是容量小。本身就有规模的限制,在自营资金足够时,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看似非常合理的做法。从高频开始,以自营结束,也是皆大欢喜的一种结局。

  质疑不断

  业界对此的质疑,一是不公平对待持有人。基金投资经营的是一种信任。业绩不一致,很容易破坏这种信任。几个产品业绩不一致,让外界不能确定,哪些是运气的成份,哪些是能力的成份。在基金历史上,也有所谓的标杆基金业绩一骑绝尘,其它基金业绩平庸,用标杆来拉品牌,好看却买不进,用平庸的扩规模,买进的却不好吃。如果是同一基金的不同基金经理,还能有合理解释,如果是同一基金,同一组管理人,只是变换策略,业绩不一样,很难让人不逆向思考。如何证明是公平对待持有人,是不能不仔细掂量的问题。这不仅是量化,所有的基金,只要涉及一个人管理多只基金的,都存在这一现象。

  业界对此的质疑二是,换了策略,买到的基金还是那个想买的基金吗?还是以大奖章基金为例,在2005年,大奖章基金完全对外部投资者关闭的时候,文艺复兴集团推出了一只新基金——文艺复兴机构投资者股权基金,规模上限1000亿美元;2007年10月,又推出了第二只新基金——文艺复兴机构投资者期货基金,最大容量500亿美元。其中,文艺复兴机构投资者股权基金在2005年赚了5.5%,2006年和2007年几乎没有赚钱。其后,这只基金的份额大幅减少。如果说投资策略是基金的术的层面,如果不能买到术,买基金毫无意义,就成了跟风,或者“被收了智商税”。

  拉回到投资者去投基金的视角,什么才是投资基金的起点呢?好基金是投资的起点吗?或者市场低迷是投基金的起点吗?市场潮起潮落,买到好的基金,也很容易在业绩差的时候扛不住,而用市场的低迷和高企衡量基金更不靠谱,因为判断无意义。市场的好时机,与基金的好时机,不完全同步。笔者觉得,投资基金的起点在于懂不懂,最好的基金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基金,懂其策略,信其管理人,才能一起走得更远。再回到策略“私有化”这一问题,恰恰是挖了信任的墙角,其实并非基金业之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