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二次挂牌升温 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特色显现

吴科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开市一年来,北交所“龙头”撬动作用有效发挥,新三板活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不少摘牌的企业正以二次挂牌方式在新三板集结,并瞄准北交所上市。

  专家表示,在一体发展的市场格局下,北交所与新三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规范治理、持续融资、加速创新、稳步拓张”的资本市场发展特色路径,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求特点,提升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本覆盖广度和深度。

  频现“回头客”

  “重新申请在新三板挂牌,主要是未来想在北交所上市。从目前看,北交所上市审核高效,排队时间短。另外,公司总部在北京,与北交所沟通上市事宜会更方便。”广厦环能董事、董事会秘书范树耀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北交所申报企业应当为在新三板连续挂牌满12个月的创新层公司。

  2015年10月,广厦环能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0年12月终止挂牌。摘牌后,广厦环能一度冲刺创业板。今年2月,广厦环能提交在新三板挂牌申请,并于5月完成挂牌。虽然广厦环能目前处于新三板基础层,但公司已进入北交所上市辅导期。财报显示,广厦环能符合北交所上市“标准一”的财务要求。

  范树耀表示,公司希望能够尽快在北交所上市,借助北交所平台加速发展,包括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需求、更好地吸引人才、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更好进行资本运作、提升管理效能等。

  事实上,广厦环能这样的“回头客”不少。据统计,2022年以来摘牌后再次申报挂牌的企业共72家,占2022年以来总申报数量的21.95%。72家企业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4209.0万元、3526.88万元,其中符合北交所财务标准的企业有56家。

  北交所设立后,部分摘牌公司看重北交所市场定位与其自身发展阶段的适配度,看好市场未来发展,从而选择再次申请挂牌。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7日,夜光明在北交所上市交易,成为首家在新三板二次挂牌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从企业规模而言,我们到沪深上市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北交所上市不仅让公司快速融到一笔急需发展资金,同时打通了公司未来融资渠道,并对公司在引进优秀人才、提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带来很大帮助。”夜光明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王中东告诉记者。

  坚持一体发展

  摘牌企业“回流”新三板,正是北交所与新三板一体发展格局下的缩影。

  记者了解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即可启动在北交所上市程序。企业挂牌新三板后,可以“边融资、边规范、边发展、边上市”。挂牌后,企业、中介机构即可对标上市要求进行规范,开展上市辅导相关工作。

  同时,北交所通过流程再造打通挂牌审查、持续监管、上市审核各环节,共享监管档案,对申报上市的公司提前梳理,逐家形成有针对性的审核预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发行上市条件及相关信息披露重点问题,突出重大性、精准性,减少业务与行业通识性问题、已规范事项的问题等,提高审核问询针对性和效率。

  此外,北交所不断优化自律审核与辅导备案、发行注册的协同联动,建立了高效的协作机制,保障发行上市审核的质量与效率。

  对于北交所上市审核效率,王中东颇有感触:“审核流程设置比较合理,从申报受理到过会,我们仅用了60多天。”

  记者获悉,在重新申请挂牌审查中,全国股转公司将结合前次挂牌审查及日常监管情况精简反馈意见,减少重复问询,提高挂牌审查效率。专家建议,摘牌公司再次申报挂牌时,进一步夯实信息披露质量,为将来更顺畅进入北交所铺平道路。

  正如全国股转公司董事长、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所言,“新三板是北交所的根基,新三板好,北交所才能好。”他说,将着力提高挂牌公司质量,发挥创新层、基础层作为北交所“腹地”的作用,向北交所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上市资源。

  开市一年来,新三板创新层培育和遴选功能增强。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分层完成后创新层公司共1723家,达到分层制度实施以来最高水平,557家新进入创新层企业中近七成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