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前11个月险资加码私募股权投资超130亿元 密集布局先进制造业等赛道

苏向杲 证券日报

    12月11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人寿集团获悉,中国人寿总规模100亿元的国寿金石华舆风光股权投资基金于近日完成基金设立和首笔出资,将主要投资于中车集团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项目。

  今年以来,险资作为有限合伙人(LP)持续通过私募基金管理人(GP)加码股权投资。据母基金研究中心1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年内险资作为LP出资已超130亿元。

  受访险资人士认为,目前险资对私募股权的投资规模和险资整体规模相比仍较小,且集中在头部及中部寿险公司,投向医疗、健康及“双碳”、高科技等领域。未来,随着监管持续优化,险资有望进一步加大私募股权投资规模。

  另据险资私募人士透露,其对长期PE股权直接投资回报要求在15%(年化收益率)以上。

  险企积极布局私募股权投资

  目前,险资可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保险系股权投资基金;二是非保险系股权投资基金。且受限于风险偏好与监管限制,险资在入局股权投资领域时往往会采用有限合伙人形式,只在自己投资限额内承担责任。以国寿金石华舆风光股权投资基金为例,中国人寿集团表示,该基金由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任有限合伙人,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受托人,国寿投资公司所属国寿金石公司担任管理人。

  今年以来,险资持续通过LP形式加码私募股权投资。前11个月,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光大永明人寿、泰康人寿、阳光人寿、长城人寿、大家人寿、英大泰和人寿、中华联合保险、国华人寿等均通过LP形式参与对外投资,合计出资超130亿元;获得险资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中金资本、红杉中国、晨壹基金、启明创投、鼎晖投资、源码资本、君联资本、高榕资本、华盖资本、高成资本、智路资本、海松资本等。

  北京一家大型险企旗下保险私募基金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优势可归纳为“三轮驱动”策略,即“股权直投、母基金投资、保险生态资源”三方面相互协同,构建核心竞争力。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首先,保险资金的资金属性具备参与股权投资的天然优势,资金来源稳定充足、久期长,可以立足长期,持续支持创新创业。其次,在配置上既有直接项目投资,也有母基金间接股权投资。和市场化头部基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配置头部基金获得长期稳定回报的同时,可以在产业认知、业务合作资源、共同投资机会等方面获得支持,提升险资的直投回报。再者,可以依托保险母公司的业务生态圈,在项目获取评估、投后增值赋能等方面提升股权投资收益率。

  “直接投资回报要求在15%以上”

  从险资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要行业来看,医疗健康、先进制造业、“双碳”相关产业等获险资密集布局。

  上述负责人坦言,“私募股权投资在资产配置中属于相对高风险高回报品类,我们对长期PE股权直接投资回报要求在15%(年化收益率)以上。重点关注两个赛道:一是投资生命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二是以硬科技驱动的科技产业,特别是生态文明转型发展驱动的‘双碳’产业和降本增效驱动的先进制造产业。”

  大家资产法律合规部、监察部总经理李欣阳及大家资产法律合规部、监察部资深法律合规经理李梦园表示,险资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向上,有四方面新机遇:一是人口结构变化、科技不断创新推动医药、养老等大健康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二是“双碳”为新能源产业带来长坡厚雪的投资机会;三是“制造强国、科技兴国”的发展战略,为“专精特新”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四是消费复苏带来的修复与升级将促进国产消费品牌崛起。

  中国人寿集团则表示,上述基金的设立,旨在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优势,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持续优化,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数量的增长,以及更多的非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被纳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的评价对象范围,险资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将持续壮大。

  从监管层面看,去年12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通知,允许险资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的募集规模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并大幅放宽险资参与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的限制。

  从市场主体来看,截至目前,据公开数据显示,保险机构成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至少已有18家。此外,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投资的境内、非保险系私募基金管理人达210家,属于评价对象范围且提交参评资料的有171家,按照评价规则,A类(80分及以上)公司达126家。

  上述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负责人表示,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是长期资本形成的新动力,也是创新资本形成的主要力量,险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空间较大。未来,险资一级股权投资要以价值投资为基本策略,秉承长期主义,围绕能力圈、研究驱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