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圣诞节前超270亿美元涌入 美股跨年行情可期

樊志菁 第一财经

  根据Refinitiv-Lipper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2日的一周内,美国股票基金录得275.5亿美元净流入,货币市场基金吸引了229.6亿美元资金。

  虽然奥密克戎毒株依然在全球多地快速传播,标普500指数在圣诞节前的最后一刻顺利突破11月的历史高位,这也是今年第68个收盘新高纪录。近期公布的多项研究结果让市场预期本轮疫情不会对全球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良好的就业和消费数据也保障了年末实体经济商业活力,资金迅速回流市场,为圣诞行情提前准备。

  疫情冲击效应或有限

  最近一周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面临疫情困扰,美国劳动力和消费支出保持稳健增长,但供应链瓶颈持续推高物价依然令美国家庭感到不安。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维持在20.5万的年内低位,显示出企业需求旺盛和竞争正在吸引就业者重返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假日季来临,美国消费者支出也维持了温和增长,服务性开支有所复苏。最新公布的咨商会和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均出现小幅回升,反映美国家庭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较本轮奥密克戎毒株疫情初期有所恢复。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施瓦茨(BobSchwartz)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强劲的就业市场是支持的重要保障,可以看到旅游酒店等服务性行业岗位增长速度高于均值,这与市场需求旺盛和待遇提高有很大关系。在他看来,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朝着明年中期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迈进。

  然而通胀因素继续成为困扰消费者的“痛点”,在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创1982年以来新高后,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也以5.7%的同比增速来到了39年高位。经通胀调整后,美国个人可支配收入下降0.2%,反映出购买力正在下降。

  施瓦茨向记者分析道,疫情以来政府财政支出为美国家庭积累了近2万亿美元的储蓄,随着收入增长逐渐放慢,整体储蓄率已经回落至6.9%的近四年低位,说明消费者正在消耗预留资金。从目前的情况看,外界对于未来一年通胀的预期已经趋稳在5%左右,换而言之外界对于疫苗推广、强化隔离等措施接下来能够逐步控制病毒传播抱有期望,解决供应链瓶颈的曙光可能会出现。

  对于明年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施瓦茨认为上半年可能依然会面临物价上涨和奥密克戎毒株带来的阻力,一季度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但好的方面是,消费者有望继续受益于劳动力市场紧张、家庭资产负债表健康和储蓄充足,这将保证全年经济增速维持在4.1%左右,高于疫情前的长期趋势。对于面临困境的拜登政府1.75万亿美元刺激计划,他倾向于最后各方将达成某种形式的妥协,但如果法案最终无法通过,预计将对经济增速造成0.4个百分点的拖累。

  抄底资金回流行情可期

  近两周美股走势跌宕起伏,三大指数用六个交易日完成了小型V字反转结构,标普500指数率先完成了历史高位的冲击。疫情因素见证了市场情绪的变化。CapitolSecuritiesManagement首席经济策略师恩格尔克(KentEngelke)指出,人们对经济前景感到乐观,认为奥密克戎毒株不会像德尔塔那么糟糕。“同样重要的是,拜登上周宣布未来不会出现2020年那样的封锁,缓解了市场的担忧。”他说。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近一周来与经济重启相关的板块普遍表现不俗,航空、邮轮、旅游酒店等涨幅居前,其中嘉年华大涨16%,希尔顿涨9.8%,美国航空涨8.0%,达美航空涨7.5%。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数据显示,疫情并未阻挡民众节假日出行的热情,23日全美共有超过219万人通过机场安检乘机旅行,是年末传统假期开始后的历史最高纪录。

  美股反弹也吸引了投资者回流,根据Refinitiv-Lipper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2日的一周内,美国股票基金录得275.5亿美元净流入,货币市场基金吸引了229.6亿美元资金。

  上周277亿美元回流美股基金,创10月以来新高(Refinitiv-Lipper)

  除了今年以来屡试不爽的逢低买入策略以外,投资者也在为传统圣诞行情做准备。通常而言,美股每年最后五个交易日和新年前两个交易日期间都是上涨的。美国银行称,自1980年来,年底前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超过20%的情况有10次,其中9次市场延续了良好走势,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25%的涨幅也让后续走势值得期待。

  高盛分析师鲁伯内尔(ScottRubner)发布报告称,看好年末和新年美股行情。他认为,今年全球股市流入的资金规模超过过去25年的总和,这一形势“需要发生更大的调整才可能改变”。更重要的理由是,1月通常是大多数基金配置资金的时间。自1996年以来,美股1月的流入资金规模都超过全年其他11个月,在目前的流动性环境下,这一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