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信证券联手中信银行探索财富管理转型新思路

周璐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中国资产管理将迎来大发展时代成为共识的当下,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围绕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推出了各自的策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中信证券获悉,其通过集团协同的模式,将中信证券FOF(基金中基金)管理人的投研力量与中信银行的客户需求相结合,为客户制定资产配置计划。由此,中信证券的投研能力和中信银行的渠道平台实现嫁接和优势互补,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取得了亮眼成绩。在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执行总经理、FOF业务负责人魏星看来,未来的财富管理领域,从向客户提供单品服务到为客户做组合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探索资管新模式

  随着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高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也不断涌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中信证券获悉,与大包大揽、垂直一体化模式不同,中信证券与中信银行采用了平台嫁接、优势互补的集团协同模式。

  具体而言,中信证券拥有包括FOF团队在内的100多人的投研团队,在该模式中担任“资管平台”的角色;中信银行则拥有大量的优质私人银行客户资源,具备渠道优势。双方平台嫁接后,中信证券根据中信银行所提供的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计划,最后通过中信银行渠道发行产品。

  “此种模式下发行的产品,既契合银行的需求,又借助了专业管理人的投研能力,能够很好地解决客户在资产管理方面的痛点。”魏星称。

  据介绍,中信证券与中信银行在FOF业务领域的协同合作于2020年11月正式启动。不足一年的时间便取得亮眼的成绩。其中一只权益型产品,单周内销售25亿元,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连续销售40亿元,预计年底或达70亿元。届时,中信银行的私募FOF产品规模将扩充到200亿元以上,策略覆盖股票多头、混合多策略、固收+等多个赛道,这在私人银行界独树一帜。

  事实上,上述集团协同模式的发展节奏与今年以来的资本市场环境也紧密契合。

  在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总监、宏观经济与策略研究负责人徐鹏看来,2021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宽幅震荡与结构极致行情。传统的“躺平”配置模式,在今年遇到巨大挑战。财富管理迫切需要将基金选择与资产配置、行业轮动相结合,而FOF型产品的特长正在于此。中信证券的专业积累与中信银行的战略布局在市场催化下就此交汇。

  全链资源整合互补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大财富管理理念的贯彻,以及自上而下全链条的资源整合互补是中信证券与中信银行协同模式取得初步胜利的重要原因。

  据魏星介绍,中信集团正在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财富管理品牌,其中,中信银行是主要的获客来源和最终产品输出平台,中信证券作为专业的非银机构为集团内的资管产品赋能。目前中信集团口径下资产管理规模达6万多亿元,在中信集团大平台下,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协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财富管理服务。

  从中信银行一线网点反馈的信息来看,私人银行部门成为整合集团内资管资源的核心要素之一。2020年以来,除了中信证券管理的产品外,中信期货、中信建投证券、华夏基金等多家中信集团内单位都为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专门定制产品并上线销售。

  另据中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相关人士介绍,在协同模式下,中信集团旗下各机构不仅总部之间密切协作,各自的分支机构也存在大量的互动和配合。例如,中信银行私行产品上架销售可由分行向总行发起,而各家主要分行都独立发起过中信证券管理的产品。在资管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中信证券营业部的一线客户经理与中信银行的相关业务人员紧密绑定,产品信息得以在理财经理内部深度扩散。

  “事实上,中信银行拥有销售渠道与客户优势,但单独无法撬动这么多研究资源和服务资源;而中信证券拥有从固收、权益,到混合型的全产品线产品,但自己无法获取这么大的客群。”魏星补充称,“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多维度的资源整合,不仅助力中信银行推进产品线转型,还提升了中信证券在中信银行客群中的影响力,而最终都将落实到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落脚点上。”

  向组合化管理转型

  “近两年,国内财富管理市场上爆款频出,但都以单品为主,很少有FOF型产品。”在魏星看来,未来的财富管理领域,从向客户提供单品服务到为客户做组合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而能够实现多资产和多策略配置的FOF型产品将成为在财富管理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抓手。

  魏星表示:“当前国内财富管理行业所处的阶段,从模式上看属于经纪模式,通过销售资产管理产品来收取认购费用,从流量中抽成。但是,成熟的模式应该是收取管理费用。从产品角度而言,此前也有基金公司和银行合作发行资产管理产品,但这些产品往往在一个赛道上,要么是股票型、要么是债券型,而FOF型产品很少见。”

  “事实上,中信证券直接推出有特色的FOF型产品,替客户去做风险收益管理,利用FOF工具实现了从单品服务到资产配置的突破,就已经走出了区别于当前市场绝大多数产品的模式。”魏星说。

  谈及中信证券与中信银行此种协同模式对财富管理行业的启示,私人银行业务拓展团队相关人士补充称,首先,对于想去做财富管理升级银行渠道机构而言,可以通过FOF型产品入口引入已经为市场所熟悉的机构;其次,对于FOF型产品,规模越大,其对底层管理人的议价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就越强,服务前端的效果越好;最后,从客户升级角度看,良好设计的FOF产品有显著的新获客效果,同时能承载超高净值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财富管理赛道上弯道超车不容易,但若想实现,通过FOF型产品是一个不错的路径。”上述私人银行业务拓展团队相关人士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