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云海金属总经理李长春:把全镁产业作为发展重点

熊永红 董添 中国证券报

  云海金属10月18日晚发布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宝钢金属拟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全部6200万股A股股票,持股比例将由此前的14%变更为21.53%。本次发行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宝钢金属,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云海金属总经理李长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把全镁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打造全镁产业链,主打镁基材料,加速布局镁制品,引领镁基材料消费。

  打造全镁产业链

  李长春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完成后,通过获得公司控制权,宝钢金属将更深入地发挥产业优势及协同效应,进一步聚焦发展轻量化材料和制品,持续优化在高强钢、镁、铝三大轻金属材料的产业布局与发展载体。公司将成为宝钢金属打造“中国镁业”以及全球镁产业引领者的关键平台。

  云海金属表示,公司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0万吨原镁和20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镁合金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公司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如方向盘骨架、镁合金中大型汽车零部件等深加工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综合竞争力不断加强,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对镁的产能扩张是基于汽车轻量化对镁的部件尤其是中大部件的需求增加,镁建筑模板在模板领域的渗透,再加上国家对镁行业的有序整顿(不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项目要整改或停产)。

  “未来,公司将把全镁产业作为发展重点,打造全镁产业链,主打镁基材料,加速布局镁制品,引领镁基材料消费,为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宝钢金属将按照有利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全体股东利益的原则,拓展上市公司业务,优化上市公司业务结构,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和品牌影响力。”李长春对记者表示。

  控制权发生变化

  根据云海金属披露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宝钢金属,宝钢金属拟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全部6200万股A股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2022年10月17日,公司已与宝钢金属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数量以中国证监会最终核准发行的数量为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为17.91元/股。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1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

  截至本预案公告日,公司总股本为6.46亿股,梅小明持有公司1.17亿股股票,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8.03%,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宝钢金属持有公司9049.92万股股票,占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4%。本次发行完成后,以发行数量6200万股计算,宝钢金属将持有公司1.52亿股股票,持股比例为21.53%。公司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梅小明将持有公司1.17亿股股票,持股比例为16.45%。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宝钢金属,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因此,本次发行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云海金属10月17日开始停牌,停牌前公司股价为22.46元/股,总市值为145.2亿元。

  增强公司资金实力

  针对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目的,云海金属在公告中称,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可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优化资本结构;深化镁、铝产业链布局,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引入国资股东作为控股股东,实现战略性协同发展。

  根据云海金属公告,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公司日常营运资金需求不断提高,银行借款规模保持在较高水平。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可以增强公司资金实力、优化公司资本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公司业务发展所带来的资金需求,为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云海金属披露,近年来,为深化镁、铝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做强主业,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抓住汽车产业轻量化需求对镁、铝合金应用的带动作用,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升级,公司陆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投资计划。实施上述投资计划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对充足的流动资金和合理的资产负债水平是投资计划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后,将有效满足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新增营运资金需求。

  宝钢金属为中国宝武的全资子公司,云海金属是全球领先的全镁产业链企业,与中国宝武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同时,中国宝武拥有国际化的市场资源,依托中国宝武强大的汽车市场背景,可进一步加速公司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渗透。此外,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实现国资对云海金属的实际控制,可以充分发挥宝钢金属与云海金属的优势,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有利于提升和挖掘上市公司潜力,促进上市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

  9月21日,云海金属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宝钢金属作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与公司战略布局协同,不仅在客户资源上实现共享,共同开发镁、铝合金新的应用和新的客户,还在技术研发上深度合作,拓宽镁和铝的应用,并结合双方的管理优势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