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提振投资者信心

段芳媛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高涨。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6日,超260家次上市公司发布了股份回购预案。其中,有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回购方案后,随即实施了回购。此外,还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股东、高管计划增持公告。

  分析人士表示,回购股份对公司长远发展有意义,在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同时,通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凝聚力。此外,上市公司回购以及股东和高管增持,将对公司股价维护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积极实施回购

  发布回购计划后,不少上市公司已经积极实施回购。

  徐工机械2月20日晚公告称,拟以不超过8元/股的价格,回购不超过10亿元且不低于6亿元的公司股份。回购所需资金全部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

  2月22日,徐工机械公告称,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实施回购股份14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118%,成交总额为977.65万元(不含交易费用)。根据徐工机械最新公告,截至2月28日,公司已斥资1.0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1490.87万股。

  国光电器2月16日晚间披露,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本次回购股份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计划,回购金额不低于2亿元,且不超过4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8元/股,具体回购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2月21日,国光电器公告称,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首次实施回购股份9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0.21%,成交金额为1385.21万元。根据国光电器最新公告,截至3月31日,公司已斥资2.48亿元回购公司股份1660.07万股。

  有的公司在近年来实施了高频次的回购。以顾家家居为例,公司于2019年启动第一期回购股份计划,累计回购金额达4.21亿元,并于2021年实施公司员工持股计划。2022年10月,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公司价值的认同,公司发布第二期回购股份计划,拟使用3亿元至6亿元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将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可转债转股。

  顾家家居最新公告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06.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3%,成交总金额为4187.73万元(不含交易费用)。

  增持热情高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增持热情同样高涨。据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以来,共有21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东或董监高完成了股份增持计划。

  其中,密尔克卫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在3月底发布增持公告后,立刻完成了股票增持计划。

  密尔克卫3月26日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银河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1500万元。随后,公司3月27日晚发布了增持进展公告,陈银河于3月27日以自有资金681.39万元,增持公司股份6.7万股,增持金额超过本次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的50%。

  3月27日晚,密尔克卫同时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李仁莉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

  3月30日、4月1日,密尔克卫分别发布实际控制人李仁莉以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陈银河完成增持计划的公告。其中,李仁莉增持公司股份5万股,累计增持金额为537.38万元;陈银河增持公司股份9.66万股,累计增持金额为1002.2万元。李仁莉、陈银河表示,此次增持的目的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又见“兜底式”增持

  除股东、董监高增持外,今年以来又见上市公司发布“兜底式”增持倡议的公告。

  2月15日,天振股份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方庆华提交的《关于鼓励公司员工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基于对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增强投资信心,方庆华倡议,天振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不含天振股份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积极买入公司股票。方庆华承诺,在2月1日至2月14日完成净买入天振股份股票,连续持有至2024年2月16日仍在职的员工,若因在前述期间增持天振股份股票产生的亏损,方庆华将以个人资金予以全额补偿;若有股票增值收益则归员工个人所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记者表示,“兜底式”增持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利益绑定,能够优化企业经营架构,提高经营积极性,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有利。高管、员工主动增持的方式比股权激励的方式更有效,有利于提振资本市场投资人信心。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