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一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912.60% 京沪高铁业绩实现触底反弹

王珞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王珞)4月28日晚,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发布2022年度报告。根据年报,京沪高铁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93.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6亿元。一直以来,京沪高铁覆盖区域广、运行时效性强、又有充足的安全性,一直是交通运输行业极为重要的“压舱石”和新时代核心资产,最大程度满足旅客的短途及长途出行需求。

据统计,2022全年交通运输行业预计完成营业性客运量55.9亿人次,同比下降32.7%。身处行业内,任何企业很难独善其身。值得注意的是,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行业,在度过最艰难的2022年后,旅客需求快速恢复,在2023年普遍迎来转折点,业绩将实现触底反弹。

年报发布当日,京沪高铁同步披露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业绩实现大幅增长。根据第一季报,京沪高铁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39亿元,同比增长5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6亿元,同比增长912.60%。

2022京沪高铁“压舱石”作用显著

2022年,面对行业大幅下滑,作为“压舱石”的京沪高铁也难以独善其身。根据年报披露,京沪高铁公司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亏损5.76亿元,同比下降111.76%;母公司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下降79.07%。

面对外部压力,京沪高铁在国铁集团的坚强领导和受托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采取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主营业务方面,狠抓经营,积极争取最好的经营结果。例如,京沪高铁不断优化调整经营策略,根据客流规律及客座率变化情况,持续协调优化运输能力配置,协调优化客运产品供给,有效控制运营成本,避免运输能力浪费。同时,全力节支增效,努力提升经营效益。在能源使用方面,京沪高铁深入分析研究国家电力市场化改革政策,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电力市场化合作,努力控制能源消耗支出。根据年报显示,京沪高铁2022年营业总成本167.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07%。

复苏之年业绩反弹

伴随经济的复苏,旅客出行需求会快速恢复。尤其是作为安全便捷、性价比最高的出行方式,以京沪高铁为代表的铁路运输量会快速反弹。2023年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复苏之年。凭借得天独厚的线路优势,京沪高铁旅客出行数量增长更为明显,业绩反弹在预料之中。

今年五一假期,旅客出游的火爆行情再次上演。今年五一假期从4月29日起至5月3日,按照铁路车票15天的预售期,五一假期第一天的火车票已于4月15日开售,热门线路几乎都是“秒无”的状态。甚至在4月14日,12306因为多条热门线路在放票几分钟内即售罄登上热搜,众多网友表示“想回家、想出去玩,但是抢不到票”。

不仅五一假期,在刚过去的2023年春运期间,高铁客流量明显回暖,整体恢复情况十分明显,春运铁路共发送旅客3.5亿人,同比增长37.4%,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5.5%。春节、五一这两个上半年最重要的假期客运量为2023年的业绩反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57.39%、净利润增长912.60%的数据表现,京沪高铁实现业绩反弹基本没有悬念。

第三方投资机构对于京沪高铁的业绩预期也都较为乐观。其中,华泰证券认为京沪高铁低谷期已过,出行正快速复苏。华泰证券在今年2月的研报中表示,2022年旅客出行需求低迷下,营收出现大幅下降、全年业绩亏损,但业绩仅反映过去,春运以来铁路客流快速恢复,京沪高铁基本面已发生重大转变。招商证券也表示,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后高铁客流量持续回暖,中长期来看,京沪高铁本线运能仍有提升潜力,同时价格市场化改革下票价存在浮动空间,量价齐升下京沪高铁业绩得到保障,同时也要重视京福安徽公司成长潜力。 

披露ESG报告 发展着眼长远

作为国家核心资产,以及自主创新铸就的“中国名片”,京沪高铁发展着眼长远,在ESG建设之路上已走在前列。在2022年度报告发布时,京沪高铁同步披露ESG报告,汇报ESG相关工作。

京沪高铁表示,始终坚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京沪高铁建立了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京沪高铁本身承载的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保证运输安全是最要的社会责任。在运输安全方面,京沪高铁保持了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京沪高铁在ESG报告中表示,不断强化“大安全”意识,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落实委托运输管理模式下的安全监督职责。

在绿色发展方面,京沪高铁也在积极行动。2022年,京沪高铁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统筹发展质量、效率与效益,始终将守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责任,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营造绿色办公环境,打造智慧节能车站雏形,探寻低碳发展道路,为美丽中国建设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铁路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