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表达过多次,机会成熟一定买回51%的股本。”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副总裁黄德泰一再对《机构投资》强调这个心愿。
中国是投资界正在开发的一块肥沃土壤。
这当然少不了海外基金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上市基金管理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早在2008年就踏入中国内地。
呼吁放开外资持股限制
多空消息交错的2012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然而,海外基金公司富兰克林邓普顿(以下简称“富兰克林”),却看好在大中华区的发展势头,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积极布局。
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集团区域销售培训讲师王俊彦解释说:“中国现在是一个新兴市场,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如汽车消费方面,在美国有2.5亿辆,占美国人口的80%。而中国、巴西、印度,国民汽车拥有量的占比非常低。这将会有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潜力。”
中国做为新兴市场,它的未来消费主力是以中产阶层为主,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亚洲中产消费力量不可以小看。专业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十年,亚洲中产的消费力量会占全球的六成。
早在2008年,富兰克林就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这一市场。当年中国市场推行QDII,富兰克林迅速抓住了这个介入中国市场的绝佳机会。
黄德泰回忆表示,“那时候富兰克林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将公司的QDII放入中国销售。”据了解,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的客户都可以买到富兰克林的基金。
2008年富兰克林在国内推出的产品最多,其后两年数量收缩。黄德泰告诉记者:“因为国内的审批流程,导致2009年和2010年QDII的产品停滞一段时间。”
目前在国海富兰克林合资公司中,富兰克林只有49%的股权。黄德泰坦言:“海外基金公司,其实不太喜欢这种合作模式。这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控制和权力的问题。”
据《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规则》第八条规定,“外资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超过33%,在我国加入WTO后三年内,该比例不超过49%。”
事实上,海外基金跟国内金融机构合作,在沟通还有后期发展的时候有很多的矛盾。作为非控股股东地位的外方,常常在决策权和控制权上处于弱势。
资料显示,富兰克林在台湾已经有20多年历史,是除美国以外最大的公司,市场占有率为25%。同时富兰克林在香港也有10多年历史,发展比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