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华夏基金邓思聪:中资美元债指数2022年或将实现正收益

葛瑶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葛瑶)2021年,华夏基金基金经理邓思聪凭借对单一行业的谨慎以及对地产领域形势的敏锐判断,其管理的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债券基金成为同类QDII债券型基金(人民币份额)唯一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拿下2021年QDII债券型基金业绩冠军。近日,邓思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资美元债指数或将在2022年实现正收益。

及时调仓精准避雷

作为QDII债券基金,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主要投资于境内、境外的中资企业信用债。

据邓思聪介绍,自己及团队的投资风格偏向均衡、分散。组合中对中资美元债的配置不超过50%,对于单一行业的投资设有上限。“中资美元债对组合的收益贡献和波动贡献均较大。如果组合依据市场结构或者指数权重去配置的话,中资美元债的仓位很容易超过50%。但是我们对于单一行业一向较为谨慎,即使重点配置中资美元债,也一定不会超过设定的比例上限。”

除了配置分散以外,对地产行业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及时调仓,也帮助大中华信用债在去年成功“避雷”。2020三季度,邓思聪及团队果断压缩地产的境外持仓,降低信用风险敞口,将仓位转向境内利率债和转债的投资。2021年初,在市场普遍对于华融永续债持悲观论调时,邓思聪及团队捕捉到政策以及消息面的修复,从华融永续债的绝地反弹获益。

2021年,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A人民币收益率达6.32%,在QDII债券基金业绩排名中位居第一,也是其中唯一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人民币份额)。

时间差打法配置大类资产

“由于去年特殊的市场环境,操作有点偏离我们传统的框架。在以往的市场环境中,大中华信用精选是通过境内境外的经济、货币周期的错位去进行资产配置。”邓思聪介绍称,团队一贯秉持着限制单一行业的、分散化投资的同时,从宏观、中观的维度进行资产配置。

邓思聪指出,我国的经济周期略微领先美国,导致两国货币政策之间存在时间差。因此在境内债券市场处于熊市时,海外的久期债券以及高收益资产往往收益颇佳。反之,当美联储政策转鹰,美国固收资产处于相对不利的环境之时,将资产投向境内便是更好的选择。

2021年,邓思聪依赖信用分析综合判断企业的信用风险,包括考察企业的经营特点、杠杆比例等特征。但在以往的市场中,邓思聪表示,从债券期限的角度把握公司的信用风险即可。他指出,大中华债券基金的信用债持仓多为境外信用债,市场流动性较好。在流动性保障的前提下,市场对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极为敏感,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舆情状况。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中建立组合时,无需过度考虑企业未来或将出现的问题,而是综合考虑一家企业的偿付能力、指数的相对权重、对组合的收益贡献,从而判断标的是否纳入组合。

对于2022年中资美元债的走势,邓思聪表示,鉴于指数已将违约的高收益债悉数剔除,所以仅从指数的角度来看,2022年或将是表现不错的正收益年份。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