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从大股东“提款机”到高管“摇钱树”

郭娴洁《理财周刊》

  频遭减持的公司往往不是好的投资标的,但当高管减持套现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投资者逃无可逃,也就意味着整体市场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

  提起A股,众多的小股东唯有一声叹息,似乎投资A股除了赔钱就是赔钱。而在股民痛苦万分之时,有一些人却是坐在“金山”上肆意挥霍,这就是过去的大股东,如今的不择手段择路而逃的上市公司高管和PE投资。

  过去:大股东的“提款机”

  由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我国股市刚建立时,一家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中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别,并且绝大多数是非流通盘,即国家股、法人股等等,而这些股权不是大股东,就是二股东。这些有实力的大股东由于持有的股份不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因而他们并不关心股价的高低——反正不能卖。由于当时监管的缺失,他们可以肆意做一些对自己有利但对全体股东(公司)不利的事而不必担心股价会跌,比如转移利润、为他人贷款担保,有的大股东甚至将流通股股东看作是“提款机”,把流通股股东出的钱当成不要成本的“善款”。

  在A股历史上,大股东无限度地从上市公司提款屡见不鲜。2001年8月,三九集团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严厉谴责,原因是违规占用上市公司三九医药(后更名“华润三九(000999)”)资金超过 25 亿元,这笔资金相当于三九医药当时净资产的 96%,被大股东深圳三九药业及关联公司占用。另外,被占用的资金甚至包括三九医药未使用的及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资。

  事实上,三九医药并非个案。继“三九案”之后,“猴王案”、“轻骑案”接二连三,又陆续爆发了“莲花味精(600186)”、“华北制药(600812)”、“*ST江纸”、“*ST珠峰(600338)”等大股东欠款大案。在当时的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占款范围之广、金额之巨,令市场不寒而栗。从监管部门连续几年发布的数据更可看到问题的严重程度。2002年底,证监会曾普查1175家上市公司,发现676家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占款总额为967亿元。截至2003年底,深交所统计,深市506家上市公司中,317家公司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总发生额1580亿元,其中非经营性占款超过430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王欣新教授表示:“大股东占款问题在当时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三九医药占款案之所以成为典型,特别之处在于占款金额极其巨大。 当时有不少经营者错误地认为,上市公司的作用就是大股东的‘提款机’, 就是给大股东‘弄钱’的。”

  研究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占款已有多年的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葛伟军表示:“当时法律法规没有禁止大股东挪用或者侵占,更没有相应的问责的法律责任条例。因此,大股东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控制上市公司,左右上市公司的行为,为所欲为地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12下一页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