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架资本与科技桥梁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周璐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周璐璐)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平稳快速发展,示范集群效应显著,已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聚集地,为众多科创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资本支持。2022年恰逢北京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周年,在北交所设立一周年之际,为深入探讨多层次资本市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路径,9月4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北京证券交易所在2022年服贸会上共同主办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资本市场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专题论坛,探索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资本赋能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出席论坛并致辞。 

  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科技创新作用日益凸显

  王建军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北交所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错位发展,遵循交易所发展基本规律,不断提升服务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经过近一年来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将进一步推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在坚持质量优先的基础上加快审核,支持一批“优等生”快速发行上市。持续拓展市场功能,探索多元化发行上市机制,研究债券产品体系,适时推出北证50指数,探索混合交易安排,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商业银行等方面的协同,推动各类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在北交所落地。树立从严监管的导向,严把“入口关”,加强上市公司监管,引导企业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做好投资者保护等,坚持和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这一核心的制度安排。

  靳伟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把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作为建设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现代金融业的重要任务,将以北交所为引领,持续完善首都资本市场生态,增强首都资本市场容量和活力,更好助力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将进一步服务好新三板改革,支持北交所健全制度设计,拓展壮大债券市场,推动区域股权市场改革,提升市场包容度和服务能力。促进在京证券基金期货类机构高质量发展,办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和S基金,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提升创业投资活跃度。不断加快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努力形成“监管沙箱”北京经验。

  高标准协同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全国股转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周贵华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是北交所天然的使命,北交所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市场改革与创新,塑造市场特色品牌和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一流交易所。

  周贵华分享了北交所建设发展的三个观点。一是一流的交易所一定要有一流的企业,北交所将以打造诚信、透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创新型标杆企业为己任,打牢企业规范发展基础,助力企业高效发行上市,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二是没有投资者就没有市场,北交所将以促进投融资平衡为目标,丰富投资者数量结构,适时落地北证50指数、融资融券交易,便利投资者交易退出,同时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三是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服务要贯彻普惠金融导向,要发挥新三板、北交所的平台功能,推动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汇聚各类资源要素,使全社会更加关注、更多参与、更好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文红发表主题演讲称,近年来,北京市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功能,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资本市场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下一步将牢牢把握北交所设立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北交所在首都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中的枢纽作用,提升首都资本市场服务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激励创新、资产定价、预期引导等功能,积极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秩序和生态,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和更坚实保障。

  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在主题演讲中提出,西城区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示范区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构建减量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西城区将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功能,打造北交所生态圈,推动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同步发力,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贡献西城力量。将紧抓“两区”建设与北交所设立等重大政策机遇,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政策和试点项目落地,实施重点金融机构集聚、高质量上市挂牌、金融领军人才培养“三个一百工程”,打造财富管理产业聚集的资产管理高地、以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为载体的金融科技高地。围绕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的“4+N”产业方向,打造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

  中信建投证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格平,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也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论坛上获悉,今年是北京金融街建设与发展30周年,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街见证与承载了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开放创新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重要金融机构相继落地,新入驻金融机构751家,注册资本金8600亿元,其中一半以上为新兴金融业态,三分之二以上为国家金融改革衍生的重要机构。金融街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专业论坛,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并全力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北京金融法院也正式成立,国家级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稳步发展。近年来,西城区充分发挥辖内金融资源优势,助推区域优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西城区辖内现有49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内上市42家,境外上市22家。西城区A股上市企业市值占A股总市值近7%,净利润贡献超23%。北京市首批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16个项目,西城区8个项目入围。在全国率先发布“北交所十条”,促进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登陆北交所,全区1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已全部纳入北交所拟上市企业资源储备,资本市场西城板块在首都金融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构建金融与科创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在圆桌讨论环节,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中科院资本管理公司总经理李晔、北京三元基因药业公司董事长程永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宋华盛等就“孵化培育创新企业,打通资本与科技正循环”主题开展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融资需求的科创企业提供了更灵活、多元的融资渠道和更高效的融资服务,推动市场资源向科技创新企业聚拢。在多层资本市场的精准支持下,一大批“硬科技”“三新四创”“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随着市场规模持续快速扩张,融资功能显著改善,市场偏好的头部企业“科技含量”显著提高,科技工作者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