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京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育英计划”入库规模超800家

吴科任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2月17日,北京科技创新基金主办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北交所上市研讨暨“育英计划”发布会在京举办。会上,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育英计划”。目前,已初步建立了825家“育英企业”基础库。

  据悉,“育英计划”旨在发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有效机制,聚焦高精尖领域,加强企业精准对接和培育辅导,着力培育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提升企业规范运作意识和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供挂牌上市专项服务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育英计划”将建立“育英”企业储备库并动态更新。入库标准综合考虑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财务水平,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创新产品、研发投入等创新型指标以及参照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标准。目前,已初步建立了825家“育英企业”基础库。未来,还将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药健康、前沿材料等北京市重点领域,通过各区、创投机构、联盟协会推荐等渠道,定期增补符合入库标准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将会同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为“育英企业”提供挂牌、上市专项服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阶段,申报挂牌前培育规划、提前辅导对接;第二阶段,挂牌后管家式服务。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紧抓新三板改革、北交所设立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实施“育英计划”,完善储备库建设,调研了解入库企业挂牌上市进度和服务需求,尽快启动辅导、咨询、培训等专项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契机,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的难点,开展先行先试和政策创新。

  朱建红表示,将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继续推动科技金融政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北京市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科技成色足的中小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积极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强国建设。

  加强政策支持

  针对中小企业挂牌、上市过程中产生的资金、人才、土地、市场等诉求,通过实施“育英计划”,研究提供相关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加强上市协调服务和融资资金支持。依托全市企业上市协调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财税、土地、环保等合规问题协调服务;协助税务部门,特别是加强“企业股改个税分期缴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等试点政策的宣传和实施;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试点政策;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分层给予资金支持,用于企业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上市前通过发行可转债、公司债等债券品种进行融资。

  二是促进企业挂牌上市后持续创新发展。推动协助市有关部门研究支持北交所上市支持企业关键人才引进、扩大以及办公、研发产业化等场地空间;争取相关部委同意,支持上市企业开展股权激励和奖励,其个人所得税可分期缴纳;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发展壮大。

  三是支持全国股转公司、北交所设立北京服务基地和中关村分园服务站,与重点企业建立专人对接、审前咨询机制,为企业提供挂牌、上市管家式服务;支持新三板、北交所提升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促进北京四板市场和新三板互联互通。

  为确保“育英计划”顺利实施,各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加强跟踪服务力度。依托北京首都科技发展集团、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成立联合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全国股转系统北交所北京服务基地,与各区、中关村各分园建立协同联络机制,共同推进企业挂牌、上市。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